《康熙皇帝與彼得大帝——康乾盛世背后的遺憾》。此書用對比的手法,把康熙置于俄國沙皇彼得這架坐標儀上,以剖析其所思所為對其以后中國的影響。該書指出,170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占全世界的23.1%,而俄國只占3.2%,可是后來的發(fā)展兩國全然不同,原因就出在這兩位領導人各為自己的國家制定的發(fā)展方向和構建的制度不同。中國與工業(yè)革命失之交臂,進而從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淪落,形成百年屈辱史,康熙也肩負有責。此書的結論本文不謀而合,可供參考。本書從彼得、康熙為各自國家制定的發(fā)展方向和打下的制度基礎這一角度,去對比分析、研究,從而說明康熙治國平天下的雄才大略雖在彼得之上,但在引進新技術和學習、了解外國新事物方面的遠見卓識,卻明顯遜色于彼得。以致于中國與工業(yè)革命擦肩而過,最終“天朝大國”遭到工業(yè)革命武裝起來的列強鯨吞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