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體驗生存的快樂,成為每個人追求的終極目標。死亡的消息被封鎖在醫(yī)院和火化場的圍墻內,等待著忽然宣布最后的審判。生和死其實是每個人的兩副面孔。凡活著的皆注定要死,而我們對死亡卻一無所知。我們將在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態(tài)下死去。但在并不遙遠的西藏,人們卻以更長遠的眼光,把死亡看作生命旅途中必經的關口,并通過面具表演的方式,年復一年地向朝圣者展示死后“中陰”世界的景象,教導人們如何正視死亡,進而如何善待生命。這一思想,奠定了當代死亡學的基礎。死亡教育是藏人宗教生活的主題,也是寺院面具表演“羌姆”(vcham)的主題。本書作者曾到西藏一座寺院考察假面儀式,不僅為其宏大的場面所震撼,更受其中傳達的思想指引,對生死的本相逐漸有所領悟,并以此對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方式發(fā)出疑問。希望讀者能借助本書的介紹,深入到藏族生命世界的核心,尋找自我生存的意義。最終能以安詳?shù)纳?,來迎接安詳?shù)乃劳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