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升(1645:1704),清代戲曲作家。字0思,號稗畦,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于清順治二年(1645),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出身世宦之家,高祖洪椿任明都察院右都御史,父洪起鮫在清初也曾出仕,母親黃氏是大學士黃機之女。家里藏書甚富,洪升受書香家風的薰陶,童年便能作詩。后又從陸繁0和毛先舒學習,毛先舒是音韻學家,對戲曲音韻頗有研究,著有《南曲入聲客問》,這對洪升從事戲曲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清康熙七年(1688),洪升赴京入國子監(jiān)肄業(yè),次年秋返回杭州。不久,因旁人離間,與父母關系惡化,被迫與父母分居,從此失去了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逐漸貧困??滴跏辏?674),為生活所迫,再次入京,直至康熙二十二月九年(1690),在京期間,備受坎坷,為了謀生,以致賣文度日。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國喪”期間演出《長生殿》,洪升被革除國子監(jiān)生,第二年便攜家眷返回杭州。康熙四十年(1703)春末,洪升應江南提督張云翼之邀,前往松江,被張云翼延為上賓,設筵上演《長生殿》。江寧織造曹寅聽說后,也邀洪升來寧,集南北名流,在織造府共觀《長生殿》,連演三晝夜,一時傳為盛事,不久,洪升自寧回杭,途經烏填,酒后登舟,墮水而死。洪升一生著述甚富,詩詞有《嘯月樓集》、《稗畦集》、《稗畦續(xù)集》、《詩騷韻注》、《0思詞》、《四嬋娟室填詞》、《嘯月樓詞》等,戲曲有傳奇《長生殿》、《回龍記》、《錦繡圖》、《鬧高唐》、《節(jié)孝坊》、《天涯淚》、《青衫濕》、《長虹橋》等十種,雜劇《四嬋娟》、《迥文錦》,今僅存《長生殿》傳奇與《四嬋娟》雜劇,《長生殿》為昆曲中的傳統劇目,三百年來一直盛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