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后到到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期,中國為什么沒有走社會主義革命道路,也沒有走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而是走了一條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道路,但又走向社會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一舉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但又為什么失敗了呢?中間勢力為什么有時倒向共產黨,有時倒向國民黨,但最終倒向了共產黨?在國共兩黨的矛盾斗爭中,中間勢力倒底起著什么樣的作用與影響?這些問題就是本書所力圖要解決的問題。本書由胡繩同志主持,丁偉志、徐宗勉等具體撰寫,內容分兩部分:一是胡繩同志關于研究撰寫《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一書的十次談話,是胡繩關于撰寫此書的基本構想及對這一歷史時期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與見解,一是丁偉志、徐宗勉等在胡繩具體構想的指導下,對于五四運動后至大革命前中國政治發(fā)展的新格局,進行了探討與論述。因胡繩同志不幸去世,原本應寫到1949年共和國成立的這本書,只能終止,因此就形成現(xiàn)在這種樣子。本書盡管篇幅不大,但胡繩的十次談話基本勾劃了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脈胳,并對這一時期重大歷史問題進行新的思考,內容豐富、深刻。丁偉志、徐宗勉等的文稿則對胡繩的見解與思考進行了進一步發(fā)揮與闡述。可以說本書的某些見解與論斷將對中國現(xiàn)代史的研究產生重大的影響,將推動中國現(xiàn)代史、中共黨史及中國革命史研究的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