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會協(xié)調性定義根據社會協(xié)調性定義,那些不能適應所處社會,其行為不符合社會準則(主要是習慣、習俗和慣例)的人是異常的。這個定義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的基礎上:多數人的一貫看法和做法總是正確的。這個定義的優(yōu)點是,根據這個定義去判斷異常與正常,人們一般能夠接受。社會協(xié)調性定義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多數人的一貫看法和一貫做法并不一定正確,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例如,中國過去,從隋唐到清末,有婦女纏足的習俗,世人也以足小為美。翻翻《全宋詞》就可以看到不少贊美小腳的詞句。晏幾道《浣溪沙》:“幾折湘裙煙縷細,一鉤羅襪素蟾彎?!?。賀鑄《南鄉(xiāng)子》:“二十四橋游冶處,留戀。攜手嬌嬈步步蓮?!毙翖壖病赌钆珛伞罚骸奥劦谰_陌東頭,行人曾見,簾底纖纖月?!北R炳《踏沙行》:“明眸剪出玉為肌,鳳鞋弓小金蓮襯?!钡?,這一切并不能掩蓋纏足給婦女造成的痛苦。作家巴金的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高家四小姐淑貞就是這一陋習的犧牲品。她“挨了許多鞭子,受了長期的痛苦,流了很多的眼淚,而且還過了一些不眠之夜,她居然把自己的腳造成了這樣的畸形的東西”。①纏足這種陋習,到20世紀初便被人們拋棄了。其次,多數人的一貫看法和做法也有可能發(fā)生變化。這里,可以迪斯科舞在中國的興衰為例。跳迪斯科舞,在改革開放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時如果有人跳迪斯科舞,大多數人看到他那種扭腰擺臀的動作,一定會說他下流、“神經”不正常。因為中國人過去一直把任何突出臀部、乳房、大腿等身體部位的舉動視為傷風敗俗。改革開放以后,迪斯科舞從國外傳進來,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年輕人。開始時,中、老年人看不慣,認為不正經,但時間長了,也就見怪不怪了。令人吃驚的事情是,后來竟然有了老年迪斯科。還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會準則也是不同的。我們中國人看外國人,外國人看我們中國人,世界各國的人互相看,都有許多看不慣的地方。但也只能是看不慣,斷不可因為看不慣而說別人不正常,更不可強迫別人按自己的方式改過來。3.倫理學定義根據倫理學定義,一個人如果以非道德的方式表現自己的行為,就是異常的。所謂道德,就是人們關于善與惡、榮譽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等問題的觀點、原則以及根據這些觀點、原則而形成的相互行為的某種準則、規(guī)范。實際上,根據這個定義,只能把道德修養(yǎng)好的人和道德修養(yǎng)差的人區(qū)別開,而不能把精神異常的人和精神正常的人區(qū)別開,因為精神狀態(tài)與道德修養(yǎng)沒有必然的關系。一個具有很好道德修養(yǎng)的人,可能表現出精神異常;一個精神異常的人,又可能樂善好施;而精神正常但道德修養(yǎng)差的人則更是充斥世界。當然,既精神異常又沒有道德的人也是有的,一個完全喪失理智的人是不可能有道德觀念的。道德也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對道德的解釋因階級、時間、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資本主義社會鼓吹生存競爭、個人奮斗,我們這里現在則提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差別主要是社會性質的不同造成的。婚外性行為,在中國,甚至在西方,都被視為不道德的,而印度的托達人(Toda)對此根本不加指責,“舍不得讓自己的妻子與別人發(fā)生性關系的男子要被扣上不道德的帽子”。①這個差別主要是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以上是幾種主要的精神障礙的定義。此外,還有一些實在構不成定義的定義,都是些經驗之談。如:一個人如果自己感覺精神不好并尋求治療,他就是一個精神障礙者;一個人如果在大多數時間里不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他就是一個精神障礙者。對后一個定義,美國社會學家弗蘭克·斯卡皮蒂(Scarpitti)有個評論,很有意思。他說:“一個不能發(fā)揮作用的人比一個顯示出許多相同癥狀、但尚能在社會上保持地位的人更有可能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簽。一個人行為古怪,自言自語,或者在公共場合同過路人談話,就很容易被稱為‘發(fā)瘋’——尤其當他是一個失業(yè)、破產或孤獨的人??墒侨绻@樣一個人碰巧是一位藝術家或科學家、有正常的收入和受到尊敬的社會地位,他就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天才?!边@段話雖然對某些藝術家、科學家過于挖苦,但甚是精辟。在心理學中,情感與情緒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從廣義上說,兩者是相同的,是人對客觀事物產生的內心體驗以及所采取的態(tài)度。而從狹義上說,兩者又有不同。楊清教授在《心理學概論》中指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在進行各種活動的一些主觀的體驗,這些主觀的體驗也同樣是人腦的產物。不過,情緒主要是和五條件反射聯系著的,而情感卻主要是和條件反射聯系著的。”①狹義的情感是指和人的社會忭需要相聯系的一種較復雜而又穩(wěn)定的態(tài)度體驗,如道德感、審美感、榮辱感、優(yōu)越感、自卑感、愛與恨等。狹義的情緒是指人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刺激時,生物性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暫時性的較劇烈的態(tài)度及其體驗。情緒可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如愉快、欣喜、振奮、歡樂、愜意、坦然、輕松、寬慰、滿意等,消極情緒如悲哀、恐懼、憂愁、苦惱、內疚、煩躁、抑郁、焦慮、憤怒等。在精神醫(yī)學領域,人們并不對情感和情緒作嚴格的區(qū)分,往往互相通用。因此,所謂情感障礙也就是情緒障礙,或者說是包含了情緒障礙。一、病理性優(yōu)勢情緒病理性優(yōu)勢情緒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占據明顯優(yōu)勢地位、但其強度與現實環(huán)境的刺激不相適應的情緒狀態(tài)。病理性優(yōu)勢情緒如果持續(xù)比較長的時間,則稱為病理性優(yōu)勢心境。所謂心境,就是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或情感狀態(tài)。優(yōu)勢情緒也可出現于精神正常者的心理活動中,但是它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與現實環(huán)境的刺激相適應,例如,因逢喜事而得意忘形,因親人亡故而悲痛欲絕,因受驚嚇而惶恐不安,因遭挫折而垂頭喪氣。病理性優(yōu)勢情緒主要包括:(一)情緒高漲患者情緒異常高漲,喜形于色,好說好動,自我感覺很好,不知憂愁。主要見于躁狂癥和其他伴有躁狂狀態(tài)的精神障礙。有人可表現為欣快癥,表情輕松愉快,言語詼諧而又淺薄,行為滑稽而又愚笨,愛開玩笑和搞惡作劇。有人情緒高漲可達到一種“銷魂狀態(tài)”,極度喜悅,忘乎所以,有飄然欲仙之感,主要見于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二)情感低落亦稱為病理性心境惡劣,其表現與情感高漲相反,患者情緒低沉,心境抑郁,寡言少語,動作遲緩,自我感覺不良,常伴有罪惡妄想、疑病妄想,悲觀厭世,甚至發(fā)生自殺。也可能發(fā)生擴大性自殺,造成危害后果。情緒低落是抑郁癥的典型表現,也可見于心因性抑郁狀態(tài)和更年期抑郁狀態(tài)。此外,病理性優(yōu)勢情緒還包括本書已經論述過的“焦慮”。還應提到“驚恐反應”,它是指一種極為嚴重的恐懼狀態(tài),患者可因極度恐懼而狂奔呼喊,有的可能沖動傷人。可見于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癲癇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癥急性發(fā)作和急性應激反應等。二、情感誘發(fā)障礙情感誘發(fā)障礙是指情感極易誘發(fā)和誘發(fā)困難,主要包括:(一)易激惹患者情感極易誘發(fā),一遇輕微的刺激即可引起強烈的消極情緒反應,同時,自制力減弱,易與人爭執(zhí),甚至暴怒發(fā)作。此癥狀與人們通常所說的“脾氣不好”類似,但程度更甚。常見于癔癥、神經衰弱、躁狂狀態(tài)和腦器質性與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二)病理性激情激情是一種突然產生、猛烈發(fā)作的情感。病理性激情產生得更為突然,對刺激的反應過分激烈,患者不能對其加以控制,往往導致殘酷的暴行。事后有軀體和精神疲勞無力的感覺,有人可能昏昏人睡,還有人可能出現憂郁或悔恨情緒。不少患者同時有一定的意識障礙,事后不能完全回憶所作所為。常見于顱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癲癇性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也可見于精神分裂癥。袁枚《續(xù)子不語》記一事與病理性激情發(fā)作頗像:吳郡申衙前陰某,有妹才十二歲。時方中秋,家人方共飲。聞比鄰婦逆其姑,詬誶聲甚厲。妹忽變色起,持刀直入其家,毀其幾案,捉婦將刃之。家人奔救,女力甚猛,五六人持之方得脫。挾歸,問其故,猶拗怒咆哮,厲聲曰:“我必殺此婦報其母?!奔胰藦娕P之,則酣睡矣。醒后詰之,慚汗啜泣,不自知其故。(一)知覺障礙精神障礙者犯罪最常見的病理原因是幻覺。精神障礙者對幻覺都是深信不疑的,并且會隨之產生相應的情感和行為。如果幻覺的內容對他們不利,或者對他們構成威脅,令他們緊張、恐懼、憤怒,他們就可能做出危害行為。有的幻覺如命令性幻聽,其內容可能是命令、指示精神障礙者危害他人,就更具有危險性。在可以導致犯罪的各類幻覺中,幻聽更為常見。除命令性幻聽,迫害性幻聽、評論性幻聽也可以導致犯罪。迫害性幻聽可以使精神障礙者認定有人在威脅他,或者是在策劃反對他的陰謀。為了“自衛(wèi)”,他可能傷害那些“迫害”的人。評論性幻聽的內容如果是對精神障礙者晶頭論足或者批評指責,可能會激怒精神障礙者,使他沖動施暴??梢詫е路缸锏幕靡暥嘁詢磹旱男蜗蟆⒘钊丝謶只驊嵟膱鼍盀閮热?,如鬼怪、野獸、敵人、壞人、他人與自己所愛之人淫亂的場面等。精神障礙者可能為自衛(wèi)、除害,或者因極度恐懼、憤怒而行為失控,造成危害后果。此外,幻嗅、幻味、幻觸如果和被害妄想并存,也可能使精神障礙者進一步敵視妄想對象而做出危險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