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動漫動漫書庫蘇軾傳: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

蘇軾傳: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

蘇軾傳: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

定 價:¥49.80

作 者: 王水照,崔銘著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01034362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 651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有著泛黃的古舊色調的封面,封面上按藤杖、坐盤石、醉態(tài)蕭然的畫像,以及酣墨淋漓、云煙滿紙的題字,對我來說如同故召喚。一氣讀完,我又一次走近了蘇軾,一個曠世奇才,士大夫心神往的人格典范,民間婦孺喜聞樂道的豪士雅客,有一派剛直不屈執(zhí)著風節(jié)、一顆善于解脫的智慧心靈和一副眼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的善良心腸。蘇軾的魅力是一個謎,是因為他的身上包含了最大限的人性的豐富性和發(fā)展的可能性,所以能使傳統(tǒng)文化通過他這個載歷久彌新地在當代社會呈放光彩。人們對蘇軾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世界,之以“蘇?!敝Q。這雖然是片“汪洋渺彌、橫無涯際”的海,但少我們可以“走近蘇軾”——這四個字是王水照先生去年年底在復旦時一次演講的題目,而由先生和其弟子崔銘所著的這本書則是我們走近蘇軾的極好向導。著述最忌隨人后,何況傳主是這樣一位曠代偉人。現代為蘇軾作傳的人很多,最有影響的是林語堂先生,在他老辣恣肆的筆下活躍的完全是“林語堂式的蘇東坡”。又如曾棗莊的《蘇軾評傳》,再現的則是“學者眼中的蘇東坡”。在歷史學家那里,蘇軾是一個夾在北宋變法與反變法斗爭之間的政治家。在一般讀者的眼里,“一百個讀者眼里便有一百個蘇東坡”。這本書刻畫了這樣的蘇軾,“決不是一個道貌岸然、可望而不可即的圣賢,而是一個生活在現實之中,有血有肉、有著常人一樣喜怒哀樂的普通人”,“是現世性與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結束語)。于是,傳記以平和親切的姿態(tài)、娓娓而談的方式一下子走近了蘇軾,也走近了普通讀者,同時,它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實在很多。

作者簡介

  王水照,男,浙江余姚人,1934年生。196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即進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文學研究所工作?,F在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并擔任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出版有《唐宋文學論集》、《蘇軾論稿》、《蘇軾其和和文學》、《宋代文學通論》、《蘇軾研究》、《蘇軾選集》等著作。崔銘,女,湖南南縣人,1964年生,復旦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yè)97級博士研究生。曾發(fā)表《試論秦觀詞“變而不失其正”》、《對“以詩為詞”創(chuàng)作傾向的新透視》等論文,以及《流行潮外的快樂人生》、《守住美麗》等文學作品。

圖書目錄

引言 物華地靈鑄偉才
第一章 奮厲當世雄鷹出
陰差陽錯,蘇軾沒能成為這次科考的狀元
歐陽修的熱情獎掖,使蘇軾一時之間名滿天下
時隔三年,第二次遠游,蘇軾依然豪情萬丈
懷遠驛中,風雨之夕,蘇軾兄弟相對而坐,握手盟約
懷著致君堯舜的火熱理想,蘇軾踏上征途
下車伊始,蘇軾便勤謹踏實地開展工作
來到處處藏寶的鳳翔,酷愛文物的蘇軾恰似魚兒得水
抱著遠大理想走上仕途的蘇軾,時時感到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異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
第二章 世事維艱力難任
把軍權、政權、財權最大限度地集中到皇帝手中,這是采朝統(tǒng)治者因勢利導的必然選擇,同時又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
面對積貧積弱的尷尬局面,神宗深感屈辱,決心銳意求治,富國強兵。雷厲風行的王安石受命執(zhí)政
神宗與王安石,義無反顧,沖破一切障礙向前走,卻犯下一個難以彌補的戰(zhàn)略性錯誤
蘇軾無條件地站到了反變法派的一邊
在王安石眼中,蘇軾不過是一介書生。然而書生空論,雖不能左右大局,卻也會產生不小的輿論影響
在舍身報國的崇高精神鼓舞下,蘇軾為他所認定的真理進行倔強的爭執(zhí)
每逢休假日,文同總是邀請?zhí)K軾一道寫字作畫
文同“字畫病”的話頭啟發(fā)了蘇軾的靈感
蘇軾與變法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了
蘇軾深感人心險惡,再也不愿在這是非之地呆下去了
七月,蘇軾攜一家大小乘船離京
蘇軾一路上意興闌珊,深深沉浸在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之中
第三章 德澤雅韻滿余杭
蘇軾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
每到賞花觀潮之日,杭州城里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層出不窮的游宴活動中,蘇軾留下無數浪漫的故事
蘇軾經常漫步名山古剎,與許多高僧結為至交,尋得心靈的安憩與慰藉
杭州三年,蘇軾本著一名正直的封建官員的良心和他所獨具的廣博深厚的仁愛之情,盡心盡力,為民造福
面對人民的苦難,蘇軾無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作為詩人,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中的筆
盡管對現實深感不滿,蘇軾卻不能不在現實中履行他的通判職責
來到向往已久的宜興,一種親切、安寧、恬適的感覺在蘇軾心頭升起,好像遠方的游子回到了家鄉(xiāng),又像漂泊的靈魂找到了歸宿
送別陳襄,蘇軾滿懷離情,寫下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詞作
現存蘇軾詞集表明,他從通判杭州開始填詞
蘇軾這一時期的作品雖然與傳統(tǒng)詞作并沒有本質的差別,但已明顯地表現出新的傾向
蘇軾啟程離杭,楊繪、張先、陳舜俞等同船遠送
第四章 唯有憫農心尚在
抵達密州任所,蘇軾便開始調查蝗災受害情況
身為一郡之守,蘇軾認為他有責任挺身而出,為民請命
和在杭州相比,密州的生活確實是艱苦了許多,也寂寞了許多
重讀《莊子》,蘇軾心中時時涌起豁然開朗、如獲至寶的快慰,他開始以一種全新的心態(tài)重新面對并接納密州的生活
這時,蘇軾的詞的創(chuàng)作邁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
帶著遺憾,帶著依戀,蘇軾離開密州,奔赴新任
蘇軾整天身披蓑衣,腳穿草鞋,在每一處最危險的地方出現,親自指揮并參與抗洪搶險的戰(zhàn)斗
稍事休整之后,蘇軾又未雨綢繆地籌劃著加固防水工程
石潭之行的所見所聞,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令人神往
這一時期,蘇軾的業(yè)余生活安排得有聲有色,逍遙寫意
似真似幻的夢境,使蘇軾想起了許多許多
作為文壇上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不僅徐州本地的文人爭相與蘇軾交往,外地的士人也紛紛向他靠攏
三月,朝廷令下,蘇軾移任湖州知州
第五章 柏臺霜氣夜凄凄
滄桑往事引發(fā)的情感洪流,使蘇軾又一次深深地陷入到關于人生終極性問題的哲理思考
蘇軾成為一幫小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一個周密的圍剿計劃,在某個月黑風高之夜出籠了
當王詵、蘇轍的信使與官差之間進行著緊張的“馬拉松賽”時,蘇軾渾然不知厄運已經逼近
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
將近兩個月的審訊中,蘇軾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經受了難以言喻的凌辱和折磨
代表著公道與正義的救贖活動在民間方興未艾地展開的同時,朝中也有少數士大夫冒著株連入案的危險,仗義執(zhí)言
在囚禁整整一百三十天之后,蘇軾終于從幽暗的監(jiān)牢里走了出來
蘇軾在御史臺差役的押送下,啟程前往黃州貶所
第六章 吟嘯徐行迎風雨
這場從天而降的禍事,使蘇軾對外界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和戰(zhàn)栗
雖然出獄已近半年,受刨的心靈依然悸痛不已
蘇軾所尋求的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救贖
超然曠達的胸懷氣度,使蘇軾能于常人難耐的苦境中自得其樂
不知不覺間,蘇軾的身邊又簇擁了一大群年齡不等、地位懸殊、性情各異的朋友
不少老友至親,頻頻來信問候,甚至千里相尋,專程來黃州探望
蘇軾帶領全家早出晚歸,開荒墾地
一家人勤勤懇懇地過起了農家的日子
深刻的鄉(xiāng)土之戀是蘇軾終身難解的情結
黃州惡劣的氣候條件、時時不斷的病痛折磨、接二連三的死亡變故,將蘇軾對于道家養(yǎng)生之術的興趣推到了極致
蘇軾將道家珍愛生命的意識與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佛家眾生平等的觀念緊密聯系在一起
事功世界的業(yè)績固然無法成就,蘇軾躲在書齋,著書立說,以期有補于世
第七章 三詠赤壁成絕唱
在自然的懷抱中蘇軾無憂無慮,享受著官居時不可能擁有的自在與閑逸
三月七日,蘇軾在幾位熟識的朋友陪同下,前往沙湖相田
隨著人生思考的逐步成熟,蘇軾的書畫藝術也日益煥發(fā)出動人的光彩
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蘇軾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
《前赤壁賦》從游賞之樂、到人生不永之悲、到曠達解脫之樂的動人描寫,正是蘇軾在厄運中,
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縮影
空靈奇幻的《后赤壁賦》即是對天地萬物與我一體的自然妙旨的形象注解
十二月十九日,朋友們在赤壁之下擺酒設宴,慶賀蘇軾四十七歲生日
雪堂之中,高人滿堂、奇士盈庭,三教九流如萬川歸海,一齊匯聚于蘇軾的麾下
春夏之間,蘇軾臥病不出,閉門謝客,于是謠言頓起
蘇軾善于從凡夫俗子的普通生活中發(fā)現愉悅自身的美,從而實現了從現實人生到藝術人生的轉化
蘇軾不僅享受著自然的慷慨賜予,而且享受著家庭生活的幸福與和美
四年中,神宗曾多次打算起用蘇軾
讀過詔令,蘇軾百感交集
第八章 投老江湖終不失
第九章 華燈飛蓋寓京華
第十章 四任知州澤生民
第十一章 白須蕭散謫嶺海
第十二章 皇天后土同悲悼
結束語 浩瀚淵深贊“蘇?!?,流風余韻遺人間
附錄一 蘇軾生平創(chuàng)作年表
附錄二 蘇軾著作重要版本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