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路由技術的概念
1.1 路由技術概覽
1.1.1 路由表
1.1.2 負載均衡
1.1.3 管轄距離
1.1.4 收斂
1.2 路由協(xié)議的類型
1.2.1 距離向量
1.2.2 鏈路狀態(tài)
1.2.3 先進的距離向量
1.2.4 有類
1.2.5 無類
1.3 小結
1.4 測試目標列表
1.5 練習題
第2章 管理IP地址
2.1 網絡設計概述
2.2 IP地址簡史
2.3 IP地址問題的解決方案
2.3.1 子網掩碼(RFC 950,1985)
2.3.2 路由匯總(RFC 1518,1993)
2.3.3 無類域間路由(RFC 1518,1519,2050)
2.3.4 網絡地址轉化(RFC 1631,1994 )
2.3.5 私有地址(RFC 1918,1996)
2.3.6 變長度子網掩碼(RFC 1812,1995)
2.3.7 IPv6(RFC 2373,1998)
2.4 變長度子網掩碼
2.4.1 IP地址回顧
2.4.2 計算VLSM地址
2.5 路由匯總
2.5.1 路由匯總的一個例子
2.5.2 計算路由匯總地址
2.5.3 非連續(xù)網絡的匯總
2.6 CIDR
2.7 其他管理IP地址的方法
2.7.1 非編號IP
2.7.2 輔助地址
2.8 小結
2.9 測試目標列表
2.10 練習題
第3章 EIGRP
3.1 EIGRP概覽
3.2 EIGRP操作
3.3 負載均衡
3.4 路由匯總
3.5 EIGRP和WAN
3.6 故障診斷
3.7 小結
3.8 測試目標列表
3.9 練習題
第4章 OSPF簡介
4.1 OSPF概覽
4.2 操作
4.2.1 概覽
4.2.2 路由器ID
4.2.3 建立鄰居
4.2.4 選擇DR和BDR
4.3 配置OSPF
4.3.1 Exchange協(xié)議
4.3.2 Dijkstra算法
4.3.3 維護路由表
4.4 WAN連接
4.4.1 點到點
4.4.2 點到多點
4.4.3 無廣播的點到多點
4.4.4 NBMA
4.4.5 廣播NBMA
4.4.6 WAN扼要重述
4.5 小結
4.6 測試目標列表
4.7 練習題
第5章 OSPF的可伸縮性
5.1 層次設計
5.1.1 多域的配置
5.1.2 路由匯總
5.1.3 Stub域和完全Stub域
5.1.4 虛擬鏈路
5.1.5 NBMA和多域
5.2 小結
5.3 測試目標列表
5.4 練習題
第6章 BGP簡介
6.1 BGP概覽
6.2 是否選擇BGP
6.3 BGP操作
6.3.1 屬性:路徑
6.3.2 屬性:源
6.3.3 屬性:下一跳步
6.3.4 屬性:本地優(yōu)先權
6.3.5 屬性:權
6.3.6 屬性:多重出口區(qū)分
6.3.7 屬性:community
6.3.8 屬性小結
6.3.9 路由聚合
6.3.10 對等體組
6.4 內部BGP
6.5 復習
6.6 小結
6.7 測試目標列表
6.8 練習題
第7章 BGP的可伸縮性
7.1 路由反射器
7.2 前綴列表
7.3 multihome的可伸縮性問題
7.3.1 可伸縮性問題
7.3.2 重分布內部網關協(xié)議之間的信息
7.4 小結
7.5 測試目標列表
7.6 練習題
第8章 優(yōu)化路由操作
8.1 路由重分布
8.1.1 靜態(tài)路由
8.1.2 一個方向上的重分布
8.1.3 兩個方向上的重分布
8.2 路由更新過濾
8.2.1 修改管轄距離
8.2.2 過濾路由更新
8.3 策略映射
8.4 小結
8.5 測試目標列表
8.6 練習題
附錄A 路由命令
附錄B 練習題答案
附錄C TCP/IP的子網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