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與教育》一書是想獻給廣大的家長和教師,以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對自己的兒女和男女學生進行有利于兩性身心發(fā)展的和有利于兩性人格完善的教育,將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具體落實在家庭中和課堂上。作為兒童社會化主要作用者的家長和教師,有義務、有責任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做出有利于人的發(fā)展的實踐選擇?!缎詣e差異與教育》一書也獻給對性別公平教育及其研究感興趣的大學生、研究生、研究人員和教育管理人?,以分享交流兩性發(fā)展與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兩性平等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討提供參考,拋磚引玉。 本書第一章討論了性別心理差異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分析了影響性別心理差異形成的各種因素。第二、三章介紹了關于性別心理差異的生物決定論、環(huán)境決定論、個體與環(huán)境互動作用等理論觀點,綜述了分別以精神分析、行為遺傳、認知發(fā)展和社會學習為理論框架的有關研究結果。第四章討論了兒童出生后對生理性別概念和社會性別知識、性別行為傾向性、性別角色以及性別角色刻板觀念的習得過程,進一步探討和明晰了后天環(huán)境影響對性別心理差異的決定作用。第五、六章分析了性別圖式這個不必要的認知圖式的產生和作用,提出了如何消除這種不利于兩性心理發(fā)展的性別圖式的教育對策。第七、八章剖析了消極的刻板理念一一性別角色刻板觀念的形成原因和對男女兩性發(fā)展的不利影響,歸納了動搖性別角色刻板觀念的教育方略。第九章討論了幾個人格因素對女性學業(yè)和事業(yè)成功的影響,揭示了社會傳統(tǒng)性別文化對女性發(fā)展造成的困難和阻力,提出了有關的教育建議。第十章討論了在一般能力和幾個具體能力上的男女差異,闡述了后天的實踐和教育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