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研究文叢:歐洲中世紀詩學》的“詩學”有意依照這個概念的一般理解,指廣義上的文學理論。但由于后面敘寫的一千多年里,文學的體裁主要還是詩,所以到底是采用了亞里士多德“詩學”的概念:它的對象內容上是以模仿、虛構和創(chuàng)造為其特征,形式上則以詩為它的載體。簡言之,《社科研究文叢:歐洲中世紀詩學》探討的主要是中世紀關于詩的思想和理論。思想比較好說,因為它可以海闊天空,無所不及。可是理論就叫人犯難,因為在但丁之前,中世紀詩學的理論建樹,幾乎就是空白。國內的同類著作尚未有所見固不待言,在國外,中世紀詩學似乎同樣是一個叫人不知從何說起的話題。這樣看來,《社科研究文叢:歐洲中世紀詩學》只能拋開體系建構的奢望,老老實實,在此一時期傳世最多的神學著作中來梳理考察文學,這里主要是與詩相關的理論和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