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老百姓都這樣稱呼祖祖輩輩居住的古老民居。它們確實老了,與現(xiàn)代化的距離越來越遠,連它們的主人的后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賣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老房子像涉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一樣越來越少(少數(shù)名人故居可幸免),隨之而去的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建筑藝術,以及寶貴的旅游資源。等到我們醒悟時,恐怕已經晚了,老房子那種特有的時代氛圍和文化氣息都將一去不復返,即使造了許多新古董也無濟于事。一個個百戶連片的古村落,足以使人陶醉,足以使人忘返!老房子老了,但它更有生命。以徽派民居為代表的皖南民居,凝聚了一種極具個性特征的文化現(xiàn)象——它寄寓了這一地區(qū)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和文化意識形態(tài)。閱讀“老房子”,走進煙雨凄迷中的江南庭院,也許會給你一個晃惚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