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者覺也。釋迦牟尼佛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過去寫佛傳的人,大都根據佛經記載和佛教傳統(tǒng),把釋迦佛的八相成道及其一生,渲染得極其超人超世,這固然是歷史的真實和信仰的統(tǒng)一,不可誹謗。但畢竟講感應、講神通講得多一,人化少一些,對非信徒的讀者來說,不免感到有些神乎其神,玄而又玄。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實篤先生卻從人的角度來寫這本《釋迦牟尼傳》。他認為“釋迦佛是人類最值得尊敬的人物,再沒有如此至深的人。他追求真理的深遠博大,也是無與倫比的”。作者筆下的釋迦牟尼傳是歷史上真實的人,是有血有肉有理智有感情的人。正如作者序所說的“本書注重通俗?!鳛槭挂话阕x者最解釋迦佛為人的書來說,這是一本適當而又可讀的書”。本書在日本一九三四年初版不到半年,就印行了七十五版。這個事實就證明了本書的特點和價值。時隔一個多甲子,難得譯者將本書譯成漢文。原著因然寫得栩栩如生,譯文也譯得娓娓動聽。對一個普通人來說,無論他信佛不信佛,只要他能從中感到釋迦佛為人的崇高圓滿因而油然產生虔誠尊敬的感情,“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這就達到了人化的目的:學佛首先學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