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利率是重要的經濟杠桿之一,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投資行為和消費行為,進而影響著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利率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經濟變量之一。本書將要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與利率和利息有關的理論及應用問題。利息理論雖然是保險精算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但它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極為廣泛的適用性,其應用范圍遠遠超出了保險精算領域,在投資分析、財務管理等方面都很有參考價值。本書分為兩篇,理論篇介紹了利息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利息的度量方法和年金的計算等;應用篇探討了利息理論在投資分析和財務管理等領域的具體應用,包括投資收益分析、債務償還方法、證券價值分析、利率風險的度量和防范等內容。因此,本書不僅可以作為保險與精算學專業(yè)讀者學習利息理論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其他專業(yè)(如投資、管理、財務、金融等)讀者進行相關學習與研究的參考資料。下面列出了本書的主要內容,如果讀者對下述問題感興趣,那么本書將會對你有所幫助。(1)利率水平是如何決定的?為什么〖HK〗長期利率通常比短期利率要高?(2)復利產生的利息是否總是大于單利產生的利息?單利與復利在什么情況下是相同的?如果復利在一年之內的利息結轉次數不斷增加,甚至連續(xù)結轉利息時,復利的利息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3)計算現值時的利率是否就是貼現率?利率與貼現率的關系如何?(4)兩人投資于同樣一個基金,一個人賺了錢,而另一個人賠了錢,如何評價該投資基金的收益水平?(5)如果債券A在每期的利息收入需要重新投資,而債券B到期時一次性還本付息,如何比較它們的投資風險?(6)在分期付款時,借款人在每次付款中的本金和利息分別是多少?它們具有什么規(guī)律?如何計算借款人的貸款余額?(7)債券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它與市場利率有何關系?當債券的價格一定時,如何計算投資者的收益率?(8)對于按溢價或折價購買的債券,如何計算投資者在每期的利息收入?它與債券每期支付的息票收入有何區(qū)別?(9)對于給定的證券或證券組合,如何評價其利率風險?債務人應該采取什么措施防范未來的利率風險?(10)“高風險,高收益”是否意味著某個公司的風險越大,投資者購買該公司的股票所獲得的期望收益就越高?當然,本書的內容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問題,但從這些問題中,讀者可以對本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毫無疑問,本書所涉及的內容在投資分析、財務管理等專業(yè)領域是十分重要的,筆者盡其所能,希望將本書寫得既通俗易懂,又不至于過分瑣碎,但由于水平所限,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和闡述可能不十分準確。對于書中的疏漏之處,望讀者批評指正。編著者200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