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礎知識——事務處理、數(shù)據訪問、數(shù)據訪問以及應用體系結構
1.1 事務處理概述
1.2 ACID屬性
1.2.1 原子性
1.2.2 一致性
1.2.3 隔離性
1.2.4 持久性
1.3 數(shù)據庫事務處理
1.3.1 SQL和存儲過程
1.3.2 分布式事務處理
1.3.3 兩階段提交(2PC)
1.3.4 事務處理協(xié)議
1.4 MTS和COM+
1.4.1 什么是MTS
1.4.2 什么是COM+
1.5 COM+和.NET
1.6 應用體系結構
1.6.1 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
1.6.2 3-層體系結構
1.6.3 Windows DNA
1.6.4 新的分布式體系結構
1.7 .NET分布
1.8 .NET:一種新的編程方法
1.8.1 .NET:不是規(guī)范
1.8.2 托管代碼和公共語言運行時
1.8.3 ASP.NET
1.8.4 XML數(shù)據
1.8.5 SOAP
1.8.6 Web服務
1.9 小結
第2章 使用Visual Basic.NET進行數(shù)據訪問
2.1 ADO.NET:簡介
2.2 命名空間
2.2.1 System.Data
2.2.2 System.Xml
2.3 ADO.NET組件
2.3.1 托管提供程序
2.3.2 DataReader和SQL Server托管提供程序示例
2.4 DataSet對象
2.4.1 并發(fā)問題
2.4.2 常用DataSet方法
2.4.3 DataSet體系結構
2.4.4 DataSet示例
2.5 使用ADO.NET更新數(shù)據
2.6 XML和.NET Framework
2.6.1 XML和DataSet
2.6.2 XML Objects
2.6.3 XmlReaders和XmlWriters
2.6.4 XML文檔對象模型
2.6.5 怎樣查詢XML數(shù)據
2.6.6 怎樣修改XML數(shù)據
2.7 ADO.NET和XML摘要
2.8 小結
第3章 SQL Server和Visual Basic.NET
3.1 為什么選擇SQL Server
3.2 SQL語句
3.2.1 存儲過程
3.2.2 SQL Server執(zhí)行方案
3.2.3 內嵌SQL語句
3.2.4 T-SQL和SQL Server
3.3 建立表
3.4 創(chuàng)建事務處理型存儲過程
3.5 事務處理體系結構
3.6 數(shù)據庫事務處理
3.6.1 使用參數(shù)
3.6.2 利用Visual Basic.NET使用參數(shù)
3.7 基于連接的事務處理
3.8 小結
第4章 ASP.NET
4.1 ASP.NET概述
4.2 Web Forms
4.3 控制狀態(tài)
4.4 服務器控件
4.4.1 HTML服務器控件
4.4.2 數(shù)據綁定
4.4.3 列表控件
4.4.4 驗證用戶輸入
4.5 小結
第5章 Web服務、SOAP和Visual Basic.NET
5.1 Web服務——簡介
5.2 Web服務協(xié)議
5.3 Web服務的工作方式
5.4 Web服務描述語言
5.5 建立服務
5.6 使用Web服務
5.6.1 發(fā)現(xiàn)
5.6.2 代理類
5.7 使用Windows應用程序
5.7.1 建立Web服務
5.7.2 建立客戶端
5.8 同步與異步
5.9 Web服務和ASP.NET安全
5.9.1 SOAP頭
5.9.2 窗體驗證
5.9.3 Windows驗證
5.10 事務處理和Web服務
5.11 小結
第6章 使用Visual Basic.NET和COM+構建分布式應用
6.1 分布式事務處理
6.2 介紹COM+
6.2.1 基本COM+編程概念
6.2.2 COM+事務處理模型
6.3 事務處理支持層次
6.4 服務組件
6.5 COM+事務處理的生命周期
6.5.1 啟動事務處理
6.5.2 建立并且編錄與資源管理器的連接
6.5.3 訪問和使用數(shù)據
6.5.4 完成事務處理以及決定結果
6.5.5 事務處理生命周期概要
6.6 簡單的事務處理組件示例
6.6.1 建立NorthwindBS項目
6.6.2 注冊
6.6.3 建立測試應用
6.7 小結
第7章 互操作性
7.1 重寫、升級或者集成
7.1.1 重寫
7.1.2 更新
7.1.3 互操作
7.2 COM組件
7.3 調度
7.4 運行環(huán)境調用包裝器
7.5 COM調用包裝器
7.6 部署問題
7.7 從COM中使用.NET組件
7.8 小結
第8章 .NET Remoting和組件
8.1 .NET中的分布式應用
8.1.1 Web服務
8.1.2 .NET Remoting
8.1.3 為用戶選擇正確的方式
8.2 .NET Remoting的工作方式
8.3 遠程化對象
8.3.1 引用調度
8.3.2 值調度
8.3.3 選擇對象類型
8.3.4 建立遠程對象
8.3.5 激活
8.4 建立遠程服務器
8.5 為遠程對象建立客戶
8.6 信道和安全
8.6.1 HTTP信道
8.6.2 TCP信道
8.6.3 安全
8.7 配置
8.7.1 服務器端注冊
8.7.2 客戶端注冊
8.7.3 信道注冊
8.8 使用配置文件
8.9 小結
第9章 調試和排除故障
9.1 異常處理程序
9.1.1 捕獲錯誤——互操作組件
9.1.2 EventLog類
9.1.3 使用Trace類
9.2 排除故障
9.2.1 性能
9.2.2 跟蹤性能特性
9.2.3 使用Performance Monitor
9.2.4 建立定制計數(shù)器
9.3 小結
第10章 案例分析:IBuyAdventure.NET 2.0
10.1 商務概述
10.2 商務挑戰(zhàn)
10.2.1 管理和追蹤庫存
10.2.2 外包訂單執(zhí)行
10.2.3 處理來自商務客戶的訂單
10.3 解決方案概述
10.3.1 為各種產品維護庫存信息
10.3.2 向執(zhí)行供應商提交訂單
10.3.3 為接收來自于商務客戶的訂單公布Web服務
10.3.4 處理模型
10.4 定義要求(預想)
10.5 規(guī)劃階段
10.5.1 規(guī)劃期間的各個階段
10.5.2 UML和Visual Studio.NET企業(yè)規(guī)劃版本
10.5.3 概念設計
10.5.4 邏輯設計
10.5.5 物理設計
10.6 開發(fā)階段
10.6.1 公共組件
10.6.2 新客戶賬號事務處理
10.6.3 訂單處理事務處理
10.6.4 訂單狀態(tài)更新事務處理
10.7 隨后的步驟
10.8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