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基本原理
第1章 基本概念
1. 1 模擬和數字
1. 1. 1 模擬信號
1. 1. 2 數字信號
1. 1. 3 公司的數字電話裝備——既節(jié)省了維修費用, 又節(jié)省空間
1. 2 波特. 位. 字節(jié)以及編碼——讓我們從最基本的開始
1. 2. 1 概述
1. 2. 2 波特率與位/秒——信號與發(fā)送的信息量
1. 2. 3 編碼——在位上添加要傳播的意思
1. 2. 4 字節(jié)=字符
1. 3 帶寬——衡量傳輸能力的標準
1. 3. 1 窄帶與寬帶——一個慢, 一個快
1. 3. 2 協(xié)議和體系結構
1. 3. 3 體系結構——各種網絡進行通信的框架
1. 4 壓縮技術和多路復用技術
1. 4. 1 壓縮技術——對數據進行操作來獲得更大的容量
1. 4. 2 信息流
1. 4. 3 多路復用技術——讓我們來分享吧
1. 5 局域網. 城域網和廣域網
1. 5. 1 局域網——本地的網絡
1. 5. 2 廣域網——覆蓋面積廣大的網絡
1. 5. 3 城域網——城市區(qū)域的網絡
1. 5. 4 局域網和廣域網的網絡阻塞
1. 5. 5 傳輸局域網數據的更快速網絡
1. 5. 6 傳輸局域網之間和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數據的更快速網絡
1. 5. 7 載波網和互聯(lián)網絡中的新設備
1. 6 附錄
第2章 電話系統(tǒng)與有線傳輸
2. 1 電話系統(tǒng)——從單機到互聯(lián)
2. 1. 1 什么是PBX
2. 1. 2 將電話線路與PBX相聯(lián)
2. 1. 3 PBX電話
2. 1. 4 Centrex
2. 1. 5 按鍵系統(tǒng)
2. 1. 6 建筑物內部的無線PBX和按鍵系統(tǒng)的本地移動電話
2. 1. 7 直接呼人——繞過呼人電話接線員
2. 1. 8 集中和電話系統(tǒng)
2. 2 按鍵系統(tǒng). 四x和Cenkex系統(tǒng)的附加銷售
2. 2. 1 呼叫記費系統(tǒng)——追蹤呼叫和用途
2. 2. 2 語音郵件——一個發(fā)消息的方法
2. 2. 3 ACD———特殊的控制大量電話的裝置
2. 2. 4 網絡上的ACD功能
2. 3 LAN/PBX/ACD的連接以提高生產效率
2. 3. 1 下載ACD統(tǒng)計數字到PC
2. 3. 2 聲音反應單元——電話作為一個終端使用
2. 3. 3 聲音應答單元到ACD或PBX的連接
2. 3. 4 ACD和基于互聯(lián)網的訂購和需求
2. 4 媒體:光纖和未屏蔽的銅雙絞線
2. 4, 1 銅線電線的電子屬性
2. 4. 2 光纖——高性能與高成本
第二部分 工業(yè)概述
第3章 網絡服務提供商
3. 1 1984年前后的貝爾體系
3. 1. 1 貝爾和獨立的電話公司
3. 1. 2 19%年電信法案帶來的影響
3. 1. 3 交換載波
3. 1. 4 本地電話公司和局際交換電話公司之間的傳輸呼叫
3. 2 從競爭性接入提供商到競爭性本地交換電信公司
3. 3 分銷商
3. 3. 1 分銷商和無交換分銷商
3. 3. 2 代理商
3. 3. 3 國際聯(lián)盟
第4章 本地競爭和1996年電信法
4. 1 1996年電信法之前的本地競爭
4. 1. 1 全美國本地電話服務的不平衡競爭
4. 1. 2 1996年電信法通過后的本地競爭
4. 1. 3 進入本地電話市場策略——分銷. 無線. 有線電視和建設設備
4. 2 1996年電信法之前的規(guī)范
4. 3 促使1996年電信法通過的因素
4. 4 1996年電信法
4. 4. 1 法案的主要特征
4. 4. 2 FCC裁決, 法律挑戰(zhàn)和向著解除管制的發(fā)展
4. 4. 3 本地接入費——貝爾電話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
4. 4. 4 本地號碼可移動性
4. 5 小結
4. 6 附錄
第5章 公眾網
5. 1 交換服務——本地和長途呼叫
5. 1. 1 實時交換服務的性質
5. 1. 2 獲取語音信箱功能和與計算機進行連接
5. 1. 3 模擬與數字——最后一英里
5. 2 專線服務
5. 2. 1 專線服務概述
5. 2. 2 專線的特點
5. 2. 3 為什么要用私人線路
5. 2. 4 專線的布局——整體框架
1. 2. 5 外部購置來管理私有網絡
5. 3 網絡智能與信號發(fā)送
5. 3. 1 信號發(fā)送概述
5. 3. 2 背景
5. 3. 3 通用線路的信號發(fā)送. 效率和冗余度
5. 3. 4 終端中心局和直通連接中心局
5. 3. 5 7號信令系統(tǒng)——連接各個電信公司的數據通道
5. 3. 6 SS7部件
5. 3. 7 基于IP網絡的SS7
第三部分 高級技術. 互聯(lián)網. 會聚度和無線電
第6章 特殊網絡技術
6. 1 T—1——在一條電話線路上提供24個語音或數字信道
6. 1. 1 信道組——將T—1線路和模擬專用分組交換機或中央電話交換機相連
6. 1. 2 DS—0和DS—l——64 000bp或56 000bps與1 544 000bps
6. 1. 3 傳輸T—1信號所使用的介質
6. 1. 4 歐洲與美國和日本的T—1線路——24與30個信道
6. 1. 5 時分多路復用的含義及其局限
6. 1. 6 在T-1線路上混合傳輸語音信號. 視頻信號. 數據信號及傳真信號的示例
6. 1. 7 數字交叉連接——具有可以變化的傳輸能力
6. 1. 8 部分T—1——當不需要24個信道時
6. 2 T—3——容量相當于28條T—1線路, 含有672個信道
6. 3 ISDN——綜合業(yè)務數字網絡
6. 3. 1 BRI ISDN——由兩個帶寬均為64Kbps的信道組成
6. 3. 2 寬帶ISDN——包含24個信道
6. 4 數字用戶線路技術
6. 4. 1 推廣數字用戶線路的障礙——花銷. 執(zhí)行的難度及普及性
6. 4. 2 DSL技術——技術上的解釋說明
6. 4. 3 DSL Lite——低成本服務
6. 4. 4 DSLAM——數字用戶線路訪問多路復用器
6. 4. 5 DSL———用來訪問互聯(lián)網并且作為對有線電纜公司競爭的回應
6. 5 幀中繼——一種共享式的廣域網技術
6. 5. 1 幀中繼的連接——用來訪問幀中繼網絡的設備及訪問線路的速度
6. 5. 2 使用幀中繼來傳輸語音信號
6. 5. 3 幀中繼網絡的造價——端口. 線路和信息傳輸的速率
6. 5. 4 幀中繼網絡中所潛在的網絡阻塞可能性
6. 6 AIM——異步傳輸模式
6. 6. 1 大小固定的傳輸單元——需要做的處理更少
6. 6. 2 異步交換方式——可以提高網絡的效率
6. 6. 3 可測量性——可以用ATM網絡來進行高速和低速傳輸
6. 6. 4 ATM網絡的要素
6. 7 SONET—同步光學網絡
6. 7. 1 SDH一同步數字系列和SONET
6. 7. 2 SONET的功能——四個層次
6. 7. 3 SOHET環(huán)——尋求更高的可信度
6. 7. 4 電話公司所提供的SONET服務
6. 7. 5 SONET和波分多路復用器及ATM交換機之間的連接
6. 7. 6 SONET技術——一種低投入. 高帶寬的網絡技術
第7章 調制解調器和其他訪問設備
7. 1 將數據從計算機傳輸至電話線
7. 2 數據電路終端設備——與電話線相連
7. 3 調制解調器——連接模擬電話線和數字設備
7. 3. 1 傳真調制解調器
7. 3. 2 56Kbps調制解調器——達到更高的速度
7. 3. 3 調制解調器和傳真服務器——在團體內部共享資源
7. 3. 4 PCMCIA調制解調器——越小越好
7. 4 NTl——連接設備和ISDN線路
7. 5 信道服務單元/數據服務單元——連接數字線路與相關設備
7. 6 有線電視調制解調器——使用有線電視設備進行數據通信
7. 7 有線電視的機頂盒
7. 8 附錄:調制解調器標準
第8章 因特網
8. 1 因特網的歷史回顧
8. 1. 1 電子公告牌
8. 1. 2 誰在運作因特網
8. 1. 3 誰是因特網的所有者
8. 1. 4 對等點——網絡間交換數據的方法
8. 1. 5 因特網服務
8. 2 萬維網——鏈接和圖片
8. 2. 1 超文本標記語言——網絡會說話
8. 2. 2 主頁
8. 2. 3 主機——聯(lián)入因特網具有主頁的計算機
8. 2. 4 瀏覽器——從一個站點到另一個站點
8. 3 電子郵件——發(fā)送. 存儲和接收消息的計算機
8. 3. 1 電子郵件附件——協(xié)助合作項目
8. 3. 2 第二代因特網
8. 4 因特網上的隱私
8. 5 因特網服務提供商和門戶網站
8. 5. 1 因特網服務提供商
8. 5. 2 門戶網站——因特網連接和內容
8. 6 因特網地址
8. 6. 1 因特網地址的結構
8. 6. 2 新的因特網地址名稱
8. 7 電子商務和因特網上的廣告
8. 7. 1 因特網上的廣告——一種收人手段
8. 7. 2 創(chuàng)建和維護網站所需的費用
8. 7. 3 在線商業(yè)——銷售什么
8. 8 網絡擁塞——全世界都在等待
8. 9 內部網——網絡技術對企業(yè)內部的影響
8. 10 外部網——在用戶. 合作商和銷售商處使用因特網技術
8. 11 萬維網上的安全——建立信任
8. 12 結論——可靠性. 安全性和容量
第9章 集中式網絡
9. 1 在運營商的網絡中節(jié)省開支
9. 1. 1 更多的競爭, 語音服務接近飽和
9. 1. 2 重復網絡的消除
9. 1. 3 新的競爭者
9. 2 技術進步導致的IP網絡的改進
9. 2. 1 交換式路由器的改進
9. 2. 2 數字信號處理器
9. 2. 3 語音壓縮
9. 2. 4 波分多路復用
9. 2. 5 可編程交換機
9. 3 集中式網絡的例子
9. 3. 1 互聯(lián)網上的免費通話
9. 3. 2 H. 323——一種通過IP打電話的方法
9. 3. 3 在互聯(lián)網上從PC到電話之間的通話
9. 3. 4 來自電話的互聯(lián)網上的通話
9. 3. 5 擁有自己裝置的運營商
9. 3. 6 使用IP和ATM的純數據網絡
9. 4 集中式網絡的應用
9. 4. 1 預付的充值卡
9. 4. 2 文檔共享
9. 4. 3 公司站點之間以及用商務的VPN
9. 4. 4 虛擬專用網的安全性
9. 4. 5 使用正在客戶端之間的專線上傳輸語音和數據
9. 4. 6 把電話系統(tǒng)連接到IP網絡
9. 4. 7 呼叫中心與互聯(lián)網的連接
9. 4. 8 基于IP的電話系統(tǒng)
9. 4. 9 公用網絡改變的透明性
9. 5 小結
第10章 無線電服務
10. 1 移動和蜂窩服務的歷史背景
10. 2 蜂窩電話服務——高級移動電話服務
10. 2. 1 蜂窩市場
10. 2. 2 數字高級移動電話服務——D—AMPS
10. 3 PCS———個人蜂窩服務
10. 4 蜂窩銷售商
10. 5 用于Internet和遠程登錄的智能設備
10. 6 被呼叫人的費用——蜂窩應用的障礙
10. 7 本地電話服務中的無線技術
10. 7. 1 在蜂窩電話服務和有線電話服務中使用相同號碼
10. 7. 2 電路交換用于數字通信系統(tǒng)的局限性
10. 7. 3 CDPD—蜂窩數字化分組數據, IP無線技術
10. 8 專用移動臺——最初為語音業(yè)務, 后來也經營數據業(yè)務
10. 8. 1 基于移動臺的私人網絡
10. 8. 2 南方貝爾移動公司和美國移動衛(wèi)星公司在特定移動通信頻段采用分組技術
10. 8. 3 用于語音服務的專用移動臺頻段——Nextel公司
10. 9 尋呼業(yè)務
10. 9. 1 尋呼和無線電話服務
10. 9. 2 全國范圍和世界范圍內的尋呼
10. 9. 3 利用窄帶PCS提供雙向尋呼業(yè)務
10. 10 低軌道地球衛(wèi)星網絡和中軌道地球衛(wèi)星
10, 11 時分多路和碼分多路術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