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做于1869年,1870和1880年曾兩次修改。這部幻想曲創(chuàng)作時,柴科夫斯基才29歲。這部作品緩慢、贊美詩的引子表現(xiàn)勞倫斯神父寺院中的靜穆氣氛。木管祈禱般、管風琴式的經過句象征慈祥的神父。但靜謐不久就遭破壞,蒙太古和凱普萊特兩家的世仇以快板的形式反復表現(xiàn)。經過長時間猶豫,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主題在獨奏單簧管上溫柔地表現(xiàn),有些短句的轉折是柴科夫斯基的歌曲《唯有相思苦》的旋律。隨著劇情展開,戀人的細語、吵架聲與勞倫斯神父的主題結合在一起。這些敵對的力量發(fā)展為樂隊憤怒的迸發(fā),卻又被愛情主題所征服。最后,化為斷斷續(xù)續(xù)的、悲傷的短句而消逝。愛情的主題最后轉為失望的悲歌,樂隊以悲慘的和弦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