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設是倫理學學科建設面臨的一項重要和基礎性的工作。20年來,在倫理學工作者的勤奮努力下,我國出版了多種版本和類型的倫理學教材。這些教材各具特色,多有創(chuàng)新,有力地促進了倫理學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倫理學學科建設的發(fā)展。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人們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而引發(fā)了人們道德生活、道德關系的劇烈震蕩與變革;同時,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迅猛發(fā)展也帶來了包括倫理關系、倫理價值觀念在內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價值觀念的巨大變化。作為社會道德狀況理性反映的倫理學教科書,一方面應該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基本原理,堅持社會主義的道德價值導向;另一方面也應該積極動態(tài)的反映社會現實,不斷更新發(fā)展自己的內容,充實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故此,三北地區(qū)部分高等師范院校的倫理學教師團結協作編寫了這本《新編現代倫理學》。本教材試圖在以下兩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其一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科學地總結和反映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新的道德關系、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要求;反映科技時代應用倫理學的研究狀況和研究成果,以期更新教材內容,吸收倫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二是每一章結合教學內容選擇1-2個典型事例或案例,供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求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增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