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
1.1 移動通信發(fā)展簡史 1
1.2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 4
1.3 IMT-2000系統(tǒng)結構 5
1.4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標準化現(xiàn)狀 6
1.4.1 3GPP的標準化進展 6
1.4.2 3GPP2的標準化進展 7
第2章 UMTS空中接口協(xié)議結構 8
2.1 UMTS總體結構 8
2.2 無線接口協(xié)議結構 10
2.3 物理層服務和功能 11
2.4 MAC服務和功能 12
2.5 RLC服務和功能 14
2.6 PDCP服務和功能 15
2.7 BMC服務和功能 15
2.8 層2數據流 16
2.9 RRC服務和功能 17
2.10 無線接口上的UE標識 19
2.11 UE-UTRAN連接 19
2.12 UE模式 19
第3章 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 21
3.1 UTRAN概述 21
3.2 UTRAN功能 22
3.2.1 系統(tǒng)接入控制 22
3.2.2 移動性處理 22
3.2.3 無線資源管理與控制 23
3.2.4 射頻功率控制 24
3.2.5 無線信道編/解碼 25
3.3 移動性管理 26
3.3.1 信令連接 26
3.3.2 移動性處理的結果 26
3.4 同步 26
3.5 UTRAN接口總體協(xié)議模型 27
第4章 UTRAN Iu接口 29
4.1 Iu接口概述 29
4.1.1 Iu接口結構與功能 29
4.1.2 Iu接口協(xié)議結構 30
4.1.3 RANAP信令承載 31
4.1.4 Iu接口上的數據傳輸和傳輸信令 32
4.2 無線接入網應用部分協(xié)議RANAP 33
4.2.1 RANAP業(yè)務 33
4.2.2 RANAP功能 33
4.2.3 RANAP基本過程 34
4.3 Iu接口用戶平面協(xié)議Iu UP 44
4.3.1 Iu UP概述 44
4.3.2 透明模式 45
4.3.3 支持模式 46
4.3.4 支持模式下的Iu UP功能 47
4.3.5 Iu UP基本過程 49
4.3.6 支持模式下的Iu UP對等層通信單元 53
4.4 服務區(qū)域廣播協(xié)議SABP 58
4.4.1 寫替換過程 58
4.4.2 KILL過程 58
4.4.3 負載狀態(tài)查詢過程 59
4.4.4 消息狀態(tài)查詢過程 59
4.4.5 復位過程 60
4.4.6 重啟指示過程 61
4.4.7 失敗指示過程 61
4.4.8 錯誤指示過程 61
第5章 UTRAN Iur接口 63
5.1 Iur接口概述 63
5.2 無線網絡子系統(tǒng)應用協(xié)議RNSAP 64
5.2.1 RNSAP基本移動性過程 64
5.2.2 RNSAP DCH過程 66
5.2.3 RNSAP公共傳輸信道過程 73
5.2.4 RNSAP全局過程 75
5.3 Iur接口用戶平面幀協(xié)議Iur FP 77
5.3.1 數據傳輸 77
5.3.2 流量控制 78
第6章 UTRAN Iub接口 81
6.1 Iub接口概述 81
6.1.1 Node B邏輯模型 82
6.1.2 NBAP信令承載 86
6.1.3 公共傳輸信道數據傳輸及傳輸信令 86
6.1.4 DCH數據傳輸及傳輸信令 87
6.2 Node B應用部分協(xié)議NBAP 88
6.2.1 NBAP概述 88
6.2.2 NBAP基本過程 89
6.2.3 NBAP公共過程 89
6.2.4 NBAP專用過程 98
6.3 Iub接口用戶平面公共傳輸信道數據流 105
6.3.1 公共傳輸信道幀協(xié)議過程 105
6.3.2 數據幀結構和編碼 109
6.3.3 控制幀結構 114
6.4 Iub/Iur接口用戶平面DCH數據流 118
6.4.1 DCH幀協(xié)議過程 118
6.4.2 數據幀結構和編碼 122
6.4.3 控制幀結構 123
第7章 UE-UTRAN接口 129
7.1 媒體接入控制協(xié)議MAC 129
7.1.1 MAC子層概述 129
7.1.2 MAC-b實體 130
7.1.3 與業(yè)務有關的MAC結構 130
7.1.4 邏輯信道與傳輸信道之間的映射 136
7.2 無線鏈路控制協(xié)議RLC 137
7.2.1 RLC子層概述 137
7.2.2 RLC實體 138
7.2.3 RLC協(xié)議狀態(tài) 140
7.2.4 RLC基本過程 143
7.2.5 加密 148
7.2.6 HARQ技術 149
7.3 分組數據集中協(xié)議PDCP 151
7.3.1 PDCP子層概述 151
7.3.2 PDCP子層結構 151
7.3.3 PDCP功能 151
7.4 廣播/多播控制協(xié)議BMC 155
7.4.1 BMC子層概述 155
7.4.2 BMC過程 155
7.5 無線資源控制協(xié)議RRC 157
7.5.1 RRC概述 157
7.5.2 RRC協(xié)議結構 157
7.5.3 RRC協(xié)議狀態(tài) 157
7.5.4 RRC過程 160
7.5.5 UE測量 185
第8章 WCDMA空中接口物理層技術 196
8.1 物理信道與傳輸信道 196
8.1.1 傳輸信道 196
8.1.2 指示 196
8.1.3 物理信道 196
8.1.4 上行物理信道 197
8.1.5 下行物理信道 200
8.1.6 傳輸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207
8.2 編碼與復用 208
8.2.1 編碼與復用概述 208
8.2.2 CRC校驗 208
8.2.3 傳輸塊級聯(lián)和碼塊分割 209
8.2.4 信道編碼 211
8.2.5 無線幀尺寸均衡 216
8.2.6 第一次交織 216
8.2.7 無線幀分割 217
8.2.8 速率匹配 217
8.2.9 傳輸信道的復用 220
8.2.10 物理信道的分割 220
8.2.11 第二次交織 221
8.2.12 物理信道映射 221
8.3 擴頻與調制 222
8.3.1 信道化碼 222
8.3.2 擾碼 223
8.3.3 同步碼 229
8.3.4 上行鏈路擴頻與調制 232
8.3.5 下行鏈路擴頻與調制 236
8.4 UE側物理層模型 238
8.4.1 上行鏈路模型 238
8.4.2 下行鏈路模型 239
8.5 小區(qū)搜索與隨機接入 241
8.5.1 小區(qū)搜索過程 241
8.5.2 隨機接入過程 241
8.6 功率控制技術 243
8.6.1 開環(huán)功率控制 244
8.6.2 快速閉環(huán)功率控制 245
8.6.3 外環(huán)功率控制 245
8.7 發(fā)射分集技術 245
8.7.1 開環(huán)發(fā)射分集 245
8.7.2 閉環(huán)發(fā)射分集 246
第9章 空閑模式下的UE過程 247
9.1 空閑模式概述 247
9.2 PLMN選擇和重選擇過程 248
9.3 小區(qū)選擇和重選擇過程 248
9.4 尋呼與非連續(xù)接收 250
第10章 無線資源管理(RRM)策略 252
10.1 RRM概述 252
10.2 接納控制 253
10.3 包調度 254
10.3.1 分組數據業(yè)務 254
10.3.2 分組數據的信道選擇 255
10.3.3 包調度算法 256
10.4 功率控制 257
10.5 切換 257
10.5.1 軟切換定義 257
10.5.2 軟切換過程 258
10.5.3 軟切換算法舉例 258
10.6 負載控制 260
第11章 UMTS業(yè)務&QoS 261
11.1 UMTS業(yè)務 261
11.1.1 端到端業(yè)務(End-to-End Seruice)與UMTS承載業(yè)務(UMTS Bearer Service) 261
11.1.2 無線接入承載業(yè)務(Radio Access Bearer Service)與核心網承載業(yè)務(CN Bearer Service) 262
11.1.3 無線承載業(yè)務(Radio Bearer Service)與Iu承載業(yè)務(Iu Bearer Service) 262
11.2 UMTS的QoS分類 263
11.2.1 會話類 263
11.2.2 流類 264
11.2.3 交互類 264
11.2.4 后臺類 264
11.3 自適應多速率語音業(yè)務 264
11.3.1 AMR編解碼特性 265
11.3.2 AMR編解碼模式控制 266
附錄 縮略語 269
參考文獻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