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可擴展的互連網絡
第1章 路由選擇原理
1. 1 路由選擇基礎知識
1. 1. 1 路由的定義
1. 1. 2 路由的前提
1. 1. 3 路由信息
1. 1. 4 管理距離
1. 1. 5 路由度量值
1. 1. 6 相鄰關系
1. 2 路由選擇協(xié)議
1. 2. 1 有類別路由選擇(classful routing)概述
1. 2. 2 無類別路由選擇概述
1. 2. 3 距離矢量型路由選擇協(xié)議原理
1. 2. 4 鏈路狀態(tài)型路由選擇協(xié)議原理
1. 2. 5 路由收斂
1. 3 路由表分析
1. 4 案例學習簡介
1. 5 小結
1. 6 配置練習:找出網絡拓撲
1. 6. 1 目標
1. 6. 2 目標圖示
1. 6. 3 命令列表
1. 6. 4 設置(Setup)
1. 6. 5 任務:基本的路由器設置(Setup)
1. 6. 6 完成標準
1. 7 配置練習的答案:發(fā)現(xiàn)網絡
1. 7. 1 任務的答案:基本的路由器配置
1. 8 復習題
第2章 擴展IP地址
2. 1 當前IP地址所面臨的挑戰(zhàn)
2. 2 IP尋址解決方案
2. 3 體系化編址
2. 3. 1 計劃一個IP地址劃分體系
2. 3. 2 體系化編址的優(yōu)點
2. 4 可變長皮子網掩碼(VLSM)
2. 4. 1 VLSM概述
2. 4. 2 計算 VLSM
2. 4. 3 一個VLSM應用實例
2. 5 路由歸納
2. 5. 1 路由歸納概述
2. 5. 2 在字節(jié)內的歸納
2. 5. 3 在采用VLSM設計的網絡中歸納地址
2. 5. 4 路由歸納的實施
2. 5. 5 Cisco路由器中路由歸納的操作
2. 5. 6 在地址不連續(xù)的網絡中歸納路由
2. 5. 7 路由歸納小結
2. 6 無類別域間路由(CIDR)
2. 7 在串行接口上使用無編號IP地址
2. 8 使用幫助地址( Helper Address)
2. 8. 1 服務器位置
2. 8. 2 IP幫助地址的配置
2. 8. 3 IP幫助地址示例
2. 9 小結
2. 10 復習題
第二部分 可擴展的路由選擇協(xié)議
第3章 在單個區(qū)域內配置OSPF
3. 1 OSPF概述
3. 2 OSPF術語
3. 3 在廣播型多路訪問拓撲結構中的OSPF運行
3. 3. 1 指定路由器(DR)和備用指定路由器(BDR)
3. 3. 2 OSPF的啟動
3. 3. 3 選擇路由
3. 3. 4 維護路由信息
3. 4 在點對點拓撲結構中的OSPF運行
3. 5 在非廣播型多路訪問(NBMA)拓撲結構中的OSPF運行
3. 5. 1 在NBMA拓撲結構中的OSPF——運行模式
3. 5. 2 NBMA模式相鄰關系
3. 6 在單個區(qū)域內配置OSPF
3. 6. 1 任選的OSPF配置命令
3. 6. 2 在NBMA拓撲結構中配置OSPF
3. 7 核驗OSPF的運行
3. 8 案例學習:在單個區(qū)域內的OSPF
3. 9 小結
3. 10 配置練習#1:為單個區(qū)域配置 OSPF
3. 10. 1 目標
3. 10. 2 目標圖示
3. 10. 3 命令到表
3. 10. 4 任務1:在網莢( network pod)中啟用 OSPF
3. 10. 5 任務2:啟用到主干路由器backbone_r1的OSPF連接
3. 10. 6 額外任務
3. 10. 7 完成標準
3. 11 配置練習#2:在NBMA中為單個區(qū)域配置 OSPF
3. 11. 1 目標
3. 11. 2 目標圖示
3. 11. 3 命令列表
3. 11. 4 設置(setup)
3. 11. 5 任務1:創(chuàng)建幀中繼交換機
3. 11. 6 任務2:使用主接口在 NBMA網絡中啟用 OSPF
3. 11. 7 額外任務
3. 11. 8 任務3:用點對點子接口在 NBMA網絡中啟用OSPF
3. 11. 9 完成標準
3. 12 配置練習#1的答案:為單個區(qū)域配置 OSPF
3. 12. 1 任務1的答案:在網莢中啟用OSPF
3. 12. 2 任務2的答案:啟用到主干路由器backbone_r1的OSPF連接
3. 12. 3 額外任務的答案
3. 13 配置練習#2的答案:在 NBMA中為單個區(qū)域配置OSPF
3. 13. 1 設置的答案
3. 13. 2 任務1的答案:創(chuàng)建幀中繼交換機
3. 13. 3 任務2的答案:使用主接口在NBMA網絡中啟用OSPF
3. 13. 4 額外任務的答案
3. 13. 5 任務3的答案:用點對點子接口在NBMA網絡中啟用OSPF
3. 14 復習題
第4章 互連多個OSPF區(qū)域
4. 1 多個OSPF區(qū)域
4. 1. 1 路由器的類型
4. 1. 2 鏈路狀態(tài)通告的類型
4. 1. 3 區(qū)域的類型
4. 2 在多個區(qū)域上的OSPF運行
4. 2. 1 擴散LSU到多個區(qū)域
4. 2. 2 虛擬鏈路概述
4. 3 使用和配置OSPF的多區(qū)域組件
4. 3. 1 采用末節(jié)和完全末節(jié)區(qū)域
4. 3. 2 多區(qū)域NBMA環(huán)境
4. 3. 3 支持路由歸納
4. 3. 4 配置虛擬鏈路
4. 4 核驗OSPF的運行
4. 5 案例學習:OSPF多區(qū)域
4. 6 小結
4. 7 配置練習:配置一個多區(qū)域OSPF網絡
4. 7. 1 目標
4. 7. 2 目標圖示
4. 7. 3 命令列表
4. 7. 4 設置(setup)
4. 7. 5 任務1:通過多區(qū)域和區(qū)域歸納啟用OSPF
4. 7. 6 任務2:啟用OSPF末節(jié)(stub)區(qū)域
4. 7. 7 任務3:啟用OSPF完全末節(jié)(totally stubby)區(qū)域
4. 7. 8 任務4:啟用OSPF次末節(jié)(not-so-stubby)區(qū)域(任選項)
4. 7. 9 附加問題
4. 7. 10 任務5:啟用OSPF虛擬鏈路以支持未直連到區(qū)域0的的OSPF區(qū)域(任選項)
4. 7. 11 完成標準
4. 8 配置練習的答案:配置一個多區(qū)域OSPF網絡
4. 8. 1 設置的答案
4. 8. 2 任務1的答案:通過多區(qū)域和區(qū)域歸納啟用OSPF
4. 8. 3 任務2的答案:啟用OSPF末節(jié)(stub)區(qū)域
4. 8. 4 任務3的答案:啟用OSPF完全末節(jié)(totally stubby)區(qū)域
4. 8. 5 任務4的答案:啟用OSPF次末節(jié)(not-so-stubby)區(qū)域(任選項)
4. 8. 6 附加問題的答案
4. 8. 7 任務5的答案:啟用OSPF虛擬鏈路以支持未直連到區(qū)域0的OSPF區(qū)域(任選項)
4. 9 復習題
第5章 配置EIGRP
5. 1 EIGRP概述
5. 1. 1 EIGRP的優(yōu)點
5. 1. 2 EIGRP術語
5. 2 EIGRP的操作運行
5. 2. 1 EIGRP數(shù)據(jù)包
5. 2. 2 EIGRP相鄰關系
5. 3 配置EIGRP
5. 3. 1 配置EIGRP的步驟
5. 3. 2 路由歸納
5. 3. 3 EIGRP負載均衡
5. 3. 4 EIGRP和廣域網鏈路
5. 3. 5 在可擴展的互連網絡中使用EIGRP
5. 3. 6 核驗EIGRP的運行
5. 4 案例學習:EIGRP
5. 5 小結
5. 6 配置練習#1:配置 EIGRP
5. 6. 1 目標
5. 6. 2 目標圖示
5. 6. 3 命令列表
5. 6. 4 設置(setup)
5. 6. 5 任務1:在網莢中啟用EIGRP
5. 6. 6 任務2:啟用到主干路由器backbone_r1的EIGRP連接
5. 6. 7 完成標準
5. 7 配置練習#2:在 NBMA環(huán)境中配置 EIGRP
5. 7. 1 目標
5. 7. 2 目標圖示
5. 7. 3 命令列表
5. 7. 4 設置(setup)
5. 7. 5 任務1:創(chuàng)建幀中繼交換機
5. 7. 6 任務2:使用主接口在NBMA環(huán)境中啟用EIGRP
5. 7. 7 完成標準
5. 8 配置練習#1的答案:配置 EIGRP
5. 8. 1 設置( setup)的答案
5. 8. 2 任務1的答案:在網莢中啟用EIGRP
5. 8. 3 任務2的答案:啟用到主干路由器backbone_r1的EIGRP連接
5. 9 配置練習#2的答案:在 NBMA環(huán)境中配置 EIGRP
5. 9. 1 設置(setup)的答案
5. 9. 2 任務1的答案:創(chuàng)建幀中繼交換機
5. 9. 3 任務2的答案:使用主接口在NBMA環(huán)境中啟用EIGRP
5. 10 復習題
第6章 配置基本的邊界網關協(xié)議(BGP)
6. 1 BGP概述
6. 1. 1 自治系統(tǒng)(AS)
6. 1. 2 BGP的應用
6. 1. 3 與其他可擴展路由選擇協(xié)議的比較
6. 2 何時使用BGP
6. 3 何時不使用BGP
6. 4 BGP術語和概念
6. 4. 1 BGP特性
6. 4. 2 在IP數(shù)據(jù)包內的BGP
6. 4. 3 BGP表
6. 4. 4 BGP對等體和鄰居
6. 4. 5 基于策略的路由
6. 4. 6 BGP屬性
6. 5 BGP的操作
6. 5. 1 BGP消息類型
6. 5. 2 路由選擇判定過程
6. 5. 3 CIDR和聚合地址
6. 6 配置BGP
6. 6. 1 對等體組( peer group)
6. 6. 2 基本BGP命令
6. 6. 3 基本BGP命令示例
6. 6. 4 改變“下一跳”屬性
6. 6. 5 關閉BGP同步
6. 6. 6 在BGP表中創(chuàng)建一個歸納地址
6. 6. 7 復位 BGP
6. 6. 8 另一個BGP示例
6. 7 核驗 BGP
6. 7. 1 “show ip bgp”命令的輸出示例
6. 7. 2 “show ip bgp summary”命令的輸出示例
6. 7. 3 “show ip bgp neighbors”命令的輸出示例
6. 7. 4 “debug ip bgp updates”命令的輸出示例
6. 8 小結
6. 9 配置練習:配置BGP
6. 9. 1 目標
6. 9. 2 目標圖示
6. 9. 3 命令列表
6. 9. 4 設置(setup)
6. 9. 5 任務1:啟用EBGP
6. 9. 6 任務2:在網莢(AS)內啟用全互連的IBGP
6. 9. 7 附加問題
6. 9. 8 完成標準
6. 10 配置練習的答案:配置BGP
6. 10. 1 設置的答案
6. 10. 2 任務回的答案:啟用EBGP
6. 10. 3 任務2的答案:在網莢(AS)內啟用全互連的IBGP
6. 10. 4 附加問題的答案
6. 11 復習題
第7章 在可擴展的網絡中實施BGP
7. 1 IBGP的擴展性問題
7. 2 路由反射器( Route Reflector)
7. 2. 1 路由反射器的優(yōu)點
7. 2. 2 路由反射器的術語
7. 2. 3 路由反射器的設計
7. 2. 4 路由反射器的設計示例
7. 2. 5 路由反射器的運行
7. 2. 6 路由反射器的遷移技巧
7. 2. 7 路由反射器的配置
7. 2. 8 路由反射器的示例
7. 2. 9 核驗路由反射器
7. 3 策略控制和前綴列表(Prefix List)
7. 3. 1 前綴列表的特性
7. 3. 2 用前綴列表進行過濾
7. 3. 3 配置前綴列表
7. 3. 4 前綴列表序號
7. 3. 5 前綴列表示例
7. 3. 6 核驗前綴列表
7. 3. 7 核驗前綴列表示例
7. 4 多宿主連接( Multihoming)
7. 4. 1 多宿主連接的類型
7. 4. 2 所有供應商都只提供缺省路由的情況
7. 4. 3 供應商提供特定和缺省路由的情況
7. 4. 4 供應商提供全部路由的情況
7. 4. 5 配置權重( Weight)和本地優(yōu)先( Local Preference)屬性
7. 4. 6 多宿主連接示例
7. 5 通過 IGP進行再發(fā)布( Redistribution)
7. 5. 1 將網絡發(fā)布到BGP中
7. 5. 2 從 BGP發(fā)布到 IGP去
7. 6 案例學習:多宿主連接的BGP
7. 7 小結
7. 8 配置練習?。?:配置 BGP路由反射器和前綴列表過濾
7. 8. 1 目標
7. 8. 2 目標圖示
7. 8. 3 命令列表
7. 8. 4 設置(setup)
7. 8. 5 任務1:啟用pxr1作為路由反射器
7. 8. 6 任務人啟用人前綴列表過濾
7. 8. 7 完成標準
7. 9 配置練習#2:配置多宿主連接的 BGP
7. 9. 1 目標
7. 9. 2 目標圖示
7. 9. 3 命令列表
7. 9. 4 任務:啟用第二條BGP連接
7. 9. 5 完成標準
7. 10 配置練習#l的答案:配置 BGP路由反射器和前綴列表過濾
7. 10. 1 設置的答案
7. 10. 2 任務1的答案:啟用pxr1作為路由反射器
7. 10. 3 任務2的答案:啟用入前綴列表過濾
7. 11 配置練習#2的答案:配置多宿主連接的BGP
7. 11. 1 任務的答案:啟用第二條BGP連接
7. 12 復習題
第三部分 控制可擴展的互連網絡
第8章 優(yōu)化路由更新的操作
8. 1 在多種路由選擇協(xié)議間進行再發(fā)布
8. 1. 1 什么是再發(fā)布
8. 1. 2 對再發(fā)布的考慮
8. 2 配置再發(fā)布
8. 2. 1 再發(fā)布到OSPF中
8. 2. 2 再發(fā)布到EIGRP中
8. 2. 3 定義缺省的度量值
8. 2. 4 配置到邊緣(Edge)協(xié)議的再發(fā)布
8. 2. 5 被動接口( Passive-interface)命令
8. 2. 6 靜態(tài)和缺省路由
8. 3 控制路由更新的數(shù)據(jù)流量
8. 3. 1 應用路由過濾器
8. 3. 2 修改管理距離
8. 3. 3 使用“distance”命令的再發(fā)布示例
8. 4 核驗再發(fā)布的運行
8. 5 采用路由映像的基于策略的路由
8. 5. 1 基于策略的路由
8. 5. 2 配置基于策略的路由
8. 5. 3 基于策略的路由示例
8. 6 核驗基于策略的路由
8. 7 案例學習:再發(fā)布
8. 8 小結
8. 9 配置練習#1:配置基于策略的路由
8. 9. 1 目標
8. 9. 2 目標圖示
8. 9. 3 命令列表
8. 9. 4 設置(setup)
8. 9. 5 任務:在pxr1上啟用基于策略的IP路由
8. 9. 6 完成標準
8. 10 配置練習#2:在 OSPF和 EIGRP間配置路由再發(fā)布
8. 10. 1 目標
8. 10. 2 目標圖示
8. 10. 3 命令列表
8. 10. 4 設置(setup)
8. 10. 5 任務1:在pxr1(S0和S1)和pxr2(S0和S1)間啟用OSPF
8. 10. 6 任務2:在pxr1(S2)和pxr3(S0)間啟用EIGRP
8. 10. 7 任務3:在OSPF和 EIGRP門啟用路由再發(fā)布
8. 10. 8 任務4:啟用從EIGRP到OSPF帶過濾的路由再發(fā)布
8. 10. 9 額外任務
8. 10. 10 完成標準
8. 11 配置練習#1的答案:配置基于策略的路由
8. 11. 1 設置的答案
8. 11. 2 任務的答案:在pxr1上啟用基于策略的IP路由
8. 12 配置練習#2的答案:在 OSPF和 EIGRP間配置路由再發(fā)布
8. 12. 1 設置的答案
8. 12. 2 任務1的答案:在pxr1(S0和S1)和pxr2(S0和S1)間啟用OSPF
8. 12. 3 任務2的答案:在pxr1(S2)和pxr3(S0)間啟用EIGRP
8. 12. 4 任務3的答案:在OSPF和EIGRP間啟用路由再發(fā)布
8. 12. 5 任務4的答案:啟用從EIGRP到OSPF帶過濾的路由再發(fā)布
8. 12. 6 額外任務的答案
8. 13 復習題
第9章 在互連網絡中實施可擴展特性
9. 1 路由選擇原理
9. 1. 1 路由的定義
9. 1. 2 有類別路由選擇( classful routing)
9. 1. 3 無類別路由選擇( classless routing)
9. 2 擴展IP地址空間
9. 2. 1 IP地址解決方案
9. 2. 2 VLSM概述
9. 2. 3 路由歸納概述
9. 2. 4 CIDR概述
9. 3 連接到ISP
9. 3. 1 自治系統(tǒng)
9. 3. 2 BGP特性
9. 3. 3 BGP路由選擇判定過程
9. 3. 4 BGP多宿主連接
9. 4 控制路由更新和策略
9. 4. 1 采用發(fā)布列表( distribute list)的路由過濾器
9. 4. 2 路由映像( route map)
9. 4. 3 基于策略的路由
9. 4. 4 BGP策略控制
9. 5 路由再發(fā)布
9. 5. 1 何時采用多種路由選擇協(xié)議
9. 5. 2 再發(fā)布概述
9. 5. 3 再發(fā)布的實施指南
9. 6 案例學習:小結
9. 7 小結
9. 8 配置練習:超級實驗, 第一部分
9. 8. 1 目標
9. 8. 2 目標圖示
9. 8. 3 命令列表
9. 8. 4 設置(setup)
9. 8. 5 任務:超級實驗, 第一部分, 配置
9. 8. 6 完成標準
9. 9 配置練習:超級實驗, 第二部分
9. 9. 1 目標
9. 9. 2 目標圖示
9. 9. 3 命令列表
9. 9. 4 設置(setup)
9. 9. 5 任務:超級實驗, 第二部分, 配置
9. 9. 6 完成標準
9. 10 配置練習的答案:超級實驗, 第一部分
9. 10. 1 設置的答案
9. 10. 2 任務的答案:超級實驗, 第一部分, 配置
9. 11 配置練習的答案:超級實驗, 第二部分
9. 12 復習題
附錄A 工作幫助和補充材料
A. 1 對擴展IP地址的工作幫助
A. 1. 1 IP地址和子網劃分
A. 1. 2 十進制到二進制的轉換表
A. 2 補充材料1:IP地址概覽
A. 2. 1 在十進制和二進制間轉換IP地址
A. 2. 2 判定IP地址的類別
A. 2. 3 通過子網掩碼擴展有類別的IP地址
A. 2. 4 計算子網掩碼
A. 2. 5 根據(jù)子網掩碼計算網絡地址
A. 2. 6 用前綴代表子網掩碼
A. 2. 7 補充材料1復習題
A. 3 補充材料2:IP訪問控制列表
A. 3. 1 IP訪問控制列表概述
A. 3. 2 IP標準訪問控制列表
A. 3. 3 IP擴展訪問控制列表
A. 3. 4 限制通過虛擬終端的訪問
A. 3. 5 核驗訪問控制列表的配置
A. 3. 6 補充材料2復習題
A. 4 補充材料3:OSPF
A. 4. 1 OSPF次末節(jié)區(qū)域
A. 4. 2 OSPF單個區(qū)域配置示例
A. 4. 3 OSPF多區(qū)域配置示例
A. 5 補充材料4:EIGRP
A. 5. 1 IPX和 EIGRP
A. 5. 2 AppleTalk和EIGRP
A. 5. 3 EIGRP配置示例
A. 6 補充材料5:BGP
A. 6. 1 BGP配置輸出示例
A. 6. 2 發(fā)布列表
A. 6. 3 路由映像
A. 6. 4 團體(community)
A. 6. 5 對等體組
A. 7 補充材料6:路由優(yōu)化
A. 7. 1 在非冗余配置中的再發(fā)布示例
A. 7. 2 各種再發(fā)布的配置示例
附錄B 路由器口令恢復步驟
附錄C ICND路由器命令匯總
C. 1 常規(guī)命令
C. 2 配置文件命令的比較
C. 3 常規(guī)配置命令
C. 4 常規(guī)接口配置命令
C. 5 常規(guī)IP命令
C. 6 IP配置命令
C. 7 常規(guī)IPX命令
C. 8 IPX配置命令
C. 9 常規(guī)AppleTak命令
C. 10 AppleTalk配置命令
C. 11 常規(guī)廣域網命令
C. 12 廣域網配置命令
附錄D BSCN路由器命令匯總
D. 1 常規(guī)命令
D. 2 配置文件命令的比較
D. 3 常規(guī)配置命令
D. 4 常規(guī)接口配置命令
D. 5 常規(guī)IP命令
D. 6 IP配置命令
D. 7 常規(guī)廣域網命令
D. 8 廣域網配置命令
附錄E 開放系統(tǒng)互連(OSI)參考模型
E. 1 OSI分層特性
E. 2 協(xié)議
E. 3 OSI模型和系統(tǒng)間的通信
E. 3. 1 OSI模型層間的交互
E. 3. 2 OSI分層所提供的服務
E. 3. 3 OSI模型分層和信息交換
E. 4 OSI模型的物理層
E. 5 OSI模型的數(shù)據(jù)鏈路層
E. 6 OSI模型的網絡層
E. 7 OSI模型的傳輸層
E. 8 OSI模型的會話層
E. 9 OSI模型的表示層
E. 10 OSI模型的應用層
E. 11 信息的格式
附錄F 常用的RFC文檔
附錄G 復習題答案
G. 1 第1章——路由選擇原理
G. 2 第2章——擴展IP地址
G. 3 第3章——在單個區(qū)域內配置OSPF
G. 4 第4章——互連多個OSPF區(qū)域
G. 5 第5章——配置EIGRP
G. 6 第6章——配置基本的邊界網關協(xié)議(BGP)
G. 7 第7章——在可擴展的網絡中實施BGP
G. 8 第8章——優(yōu)化路由更新的操作運行
G. 9 第9章——在互連網絡中實施可擴展特性
G. 10 附錄A
G. 10. 1 補充材料1復習題
G. 10. 2 補充材料2復習題
附錄H 配置練習的設備要求和主干網配置
H. 1 配置練習的設備要求
H. 2 配置練習的布置圖表
H. 3 配置練習的設備連線
H. 4 主干路由器配置
H. 4. 1 主干路由器backbone_r1配置
H. 4. 2 主干路由器backbone_r2配置
附錄I 詞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