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是指導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一種重要形式。由于成文法的局限,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囊括現(xiàn)實中的各種情況,當審判實踐中遇到法無明文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明確的情形時,法官就要運用法律的基本原則,理解立法者的意圖及法律的精神,正確解釋某些條文的含義來適用法律,由此形成的案例對審判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當然,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由于歷史沿革、文化傳統(tǒng)、司法體制、法官素質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不可能很快創(chuàng)建判例法律制度。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就此可以否認單個案例的研究對于司法裁判的積極意義。無論是在判例法制度國家還是在制定法主義的國家,好的判例,其本身就是同類事實裁判的樣板,而且可以成為人們借鑒和引用的范例。同時,司法公正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地體現(xiàn)在每個具體的案件裁判當中。突出案例研究的作用,在強調司法公正的今天,其意義就顯得十分重要。法官在嚴格遵循法定程序的情況下進行裁判,在裁判中準確認定證據(jù),努力發(fā)現(xiàn)事實,判決和裁定正確適用實體法,裁判的結果具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等等,都可以成為司法公正的指標體系。還應看到,案例研究是司法解釋工作的重要基礎,是立法機關制定法律的基礎之一,也是法學研究的對象,更是法學教育和普法宣傳的素材。因此,研究案例,運用案例指導審判,并使之成為提高法官法學理論素養(yǎng)和審判業(yè)務素質的重要途徑,在當今的中國,就具有了特殊的現(xiàn)實意義。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判案精編叢書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