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決策時總有局限性,這不僅是由于政府決策者不一定是某一專業(yè)的專家,而主要是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即使政府決策者在某一領域內確實是專家、內行,決策中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加之,政府掌握的信息畢竟有限,沒有充足的信息就難以作出科學的決策。廣泛吸收社會上各種研究人員的意見,既有利于彌補政府掌握的信息的不足,又有利于使政府決策者從不同側面、不同的層次來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近年來我國教育政策制定中之所以能夠避免失誤,取得良好的效果,同社會上研究人員的努力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善于吸納他們的意見有密切的關系。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涉及作為公共產品的義務教育,作為準公共產品的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第一部分重點研究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幾個重要問題,既有宏觀層次的教育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及其解決途徑研究,也有中觀層次的教育部門內部的重大問題研究,如義務教育的收益回報問題、重讀輟學問題(后者是中國教育的痼疾之一),還研究了微觀層次的義務教育投資,即貧困地區(qū)和城鎮(zhèn)地區(qū)家庭各自的教育負擔情況。這些關系到我國的義務教育投資決策,更關系到我國教育機會均等和全民義務教育問題。第二部分涉及高等教育領域,重點研究了高等教育的財政、效益和經濟收益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的運行機制,并且對高等教育中備受社會關注的公平性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第三部分探討成人教育問題,其中也涉及到職業(yè)教育,研究了成人教育的成本和財政特性,以及中國成人教育的定位問題,并且以成人教育蓬勃發(fā)展的深圳經濟特區(qū)為案例,考察了成人教育的各種培訓形式、發(fā)展經驗,論證了成人教育在發(fā)展終身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