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概括介紹了?.NET的來龍去脈和特點,較詳細地敘述了C#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包括C#的特點、C#的數據類型和變量、名字空間、接口、類、結構、不安全代碼、語句、異常與異常處理及C#與COM的互操作。重點講解如何利用C#進行實例編程,其中包括C#編程的一些小技巧,用C#創(chuàng)建Windows應用程序,C#開發(fā)網絡程序,C#與XML結合編程及C#對注冊表的控制編程等。另外,本書還給出了相關內容的附錄,包括專業(yè)英語名詞、C#編譯選項和C#編譯錯誤。本書條理清楚地講解了在.NET上的C#編程,使理論和實例相結合,是計算機開發(fā)人員和有關專業(yè)的大專院校師生學習C#的一本很有參考價值的書。前言曾幾何時,IT業(yè)步入網絡時代,Internet已經深入人心。自從Sun公司于1995年正式推出面向對象的開發(fā)語言Java,并提出跨平臺、跨語言的概念后,Java就逐漸成為企業(yè)級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的首選工具,而且使得越來越多的基于C/C+〖KG-3〗+的應用開發(fā)人員轉向了從事基于Java的應用開發(fā)。Java的先進思想使其在軟件開發(fā)領域中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Microsoft公司另辟蹊徑,決定推出其進軍互聯(lián)網的計劃?.NET和該計劃中旗幟性的開發(fā)語言C#。.NET是一項非常龐大的計劃,也是該公司今后幾年發(fā)展的戰(zhàn)略核心?!霸谌魏螘r間、任何地點,采用相應的設備以獲取所需的信息”的夢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VisualStudio.NET是Microsoft.NET的技術開發(fā)平臺,其重要性可見端倪,而C#就集成在VisualStudio.NET中。C#這一新的開發(fā)語言是由AndersHejlsberg主持開發(fā)的,AndersHejlsberg曾是Broland公司的首席研發(fā)設計師,他在Broland任職期間開發(fā)了著名的TurboPascal語言,并在其基礎上開發(fā)了面向對象的應用開發(fā)工具Delphi。Delphi目前仍是Broland公司的最重要的旗幟性產品,并已成為廣大開發(fā)人員最喜歡的RAD應用開發(fā)工具之一。Microsoft公司對C#的定義是“C#是一種類型安全的、現(xiàn)代的、簡單的并由C和C++衍生出來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它牢牢根植于C和C++語言之上,并可立即被C和C++的使用者所熟悉。C#的目的就是綜合VisualBASIC的高生產率和C++的行動力?!边@個定義是恰如其分的。當然,脫離了.NET平臺而單純去講C#是沒?刑笠庖宓模員匭胂攘私庖恍??.NET平臺開發(fā)的基礎知識,才能更深入了解C#的特性。.NET框架的核心是基于XML的跨平臺跨語言的信息交換,基于此種平臺將十分有助于開發(fā)因特網分布式應用程序。基于.NET的Web應用開發(fā)主要使用ASP.NET。ASP.NET可以使用任何一種.NET支持的語言編寫,而其中C#可以提供腳本語言所無法提供的強大功能。使用C#編寫ASP.NET的Web應用程序在未來將成為Windows平臺上Web開發(fā)的最佳選擇。本書的編寫是循序漸進的,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到第4章,是關于?.NET和C#的初步介紹,概括介紹.NET和.NET框架、通用語言運行時、C#語言的功能和特點,針對簡單的C#程序的編輯,編譯和運行的描述以及其與Java、C+〖KG-3〗+程序的比較,使讀者對C#程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包括第5章到第10章,介紹C#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其中包括數據類型、變量、數組、枚舉、名字空間、代表、接口、類、結構、不安全代碼、異常、語句及C#與COM內部互操作。讀者學習這一部分后,可掌握C#語言的基礎,為進一步編寫C#程序做準備。第三部分包括第11章到第17章,介紹?.NET上的C#編程實例,是本書的重點。其中第11章列舉了C#應用程序的一些技巧;第12章介紹用C#創(chuàng)建桌面應用程序;第13章介紹用C#開發(fā)WinForm程序;第14章介紹C#與XML結合編程;第15章介紹在ASP.NET上的C#編程;第16章介紹C#的Web數據庫編程;第17章介紹C#對Windows注冊表的編程。讀者通過閱讀和上機實踐,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C#編程。第四部分是附錄,包括附錄A到附錄C。其中附錄A是專業(yè)英語名詞;附錄B是C#編譯器選項;附錄C是C#編譯錯誤。這一部分在書末為讀者提供便于查閱的資料和工具。全書在講述C#基本語法規(guī)則的同時,還提供了大量的程序實例,相信讀者閱讀?臼榛嵊興棧?。读諊成以结合本蕶澳实例绹瑙习C#的基本知識,并在此基礎上設計自己的C#程序。本書的編寫人員有張家祥、方凌江、毛全勝、張賢坤、何鑫、劉巖峰、卜先錦、張鳳林、魏永森、蔡益朝、張濤、汪文元、李慧、陳光、馮靜、張渺和任花梅等,由張一鳴統(tǒng)一定稿。感謝在此書寫作過程中給予支持與幫助的各位互聯(lián)網上的朋友,感謝博士生導師羅雪山教授的支持與關心,感謝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的編輯和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最后,由于C#語言是新興語言和作者水平所限,書中的錯誤還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編者于長沙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