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人文修養(yǎng)叢書》編寫前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一 早出與晚熟:中國小說歷史演進概述
二 文言與白話:中國小說的兩大類型
三 小說演變的周期與白話小說的特征
第二章 《三國志演義》
一 史官文化傳統(tǒng)與歷史演義創(chuàng)作
二 藝術化的歷史:歷史演義的審美特征
三 “陳敘百年,該括萬事”:《三國志演義》的文學成就
第三章 《水滸傳》
一 文學創(chuàng)作類型轉變與《水滸傳》的成書
二 “無美不歸綠林”:《水滸傳》獨特的思想價值取向
三 “傳神寫照”:《水滸傳》的人物塑造成就
第四章 《西游記》
一 宗教故事的世俗化:《西游記》故事的演變
二 《西游記》人物故事與明代后期的社會思潮
三 調侃人生與描寫人生:《西游記》喜劇藝術的深度
第五章 《金瓶梅》
一 老樹發(fā)新枝:從《水滸傳》到《金瓶梅》
二 “風情故事”與嫉世刺俗的結合:《金瓶梅》的小說內容
三 “白描入骨”:《金瓶梅》的小說藝術成就
第六章 “三言”與“二拍”
一 從“說話”到“三言”、“二拍”:小說類型的轉變
二 大千世界的眾生相:“三言”、“二拍”的小說天地
三 案頭文學的成熟:“三言”、“二拍”的小說藝術成就
第七章 《聊齋志異》
一 “詩能窮人”: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
二 “曲盡世態(tài),冥會幽探”:《聊齋志異》的小說世界
三 《聊齋志異》對文言小說藝術的發(fā)展
第八章 《儒林外史》
一 “文章乃不朽之盛事”: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
二 思想者的深度:《儒林外史》的文學思考
三 喜劇因素與悲劇氛圍:《儒林外史》小說藝術的獨創(chuàng)性
第九章 《紅樓夢》
一 曹雪芹與《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
二 “無力補天”與“悲金悼玉”:《紅樓夢》的小說主線
三 “集古今之大成”:《紅樓夢》的小說藝術成就
第十章 《兒女英雄傳》
一 末世拘狂瀾:《兒女英雄傳》主題與時代的沖突
二 《兒女英雄傳》與文康的“未遂之志”
三 敘述角色的矛盾:《兒女英雄傳》的敘事藝術分析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