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人人喜愛。種花養(yǎng)花,已成為現代人的業(yè)余愛好之一?;ɑ芮ё税賾B(tài),艷麗芬芳,五光十色,絢麗多彩。不論是山茶花或杜鵑花濃烈的色彩,還是水仙花或蘭花淡雅的打扮,都別有風味,令人心曠神怡。我國花卉栽培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遠在戰(zhàn)國時期,吳王夫差就在會稽建梧桐園,“所值花木,類多茶花海棠?!鼻貪h大建宮苑,“奇果佳樹,名花異卉”,廣為搜集。晉代已廣泛栽培菊花、芍藥,還從南方鄰國引進奇花異木80種。隋朝在洛陽辟建歸仁園,種“有牡丹千株”。唐郭橐駝著《種樹書》,詳論嫁接繁殖法,推進了花卉的發(fā)展。宋代花卉發(fā)展更快,有關花卉的著作亦盛極一時,其中最著名的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敘的《洛陽花水記》,史鑄、范成大、劉蒙泉、史正志等的《菊譜》,王觀的《芍藥譜》,范成大的《梅譜》,王桂學的《蘭譜》以及陳思的《海棠譜》,等等。元代文化處于低落時期,花卉栽培亦趨衰退。到了明代,花卉園藝又逐漸興盛,栽培品種顯著增加,綜合性的園藝專著,如周文華的《汝南圃史》、王象晉的《群芳譜》、王路的《花史左編》,在園藝界都是久享盛名的。清人陳淏子的《花鏡》及佩文齊的《廣群芳譜》,共同形成了中國園藝獨特的、傳統(tǒng)的花卉栽培文獻,至今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