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注重如下方法:(1)理論分析、歷史分析和比較分析。(2)力圖從多學科的角度綜合思考問題,例如政治學角度、管理學角度、社會學角度。(3)為弄清我國高等學校中學術權力和行政權辦關系的特殊性,研究中還注意理論把握方江與調查研究方法的緊密結合。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主要是對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相關概念的界定,如權力、權威、權力主體、權力客體、學術權力等。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論分析,從高等學校的基本特性出發(fā),分析高等學校的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合理性與局限性、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沖突與協(xié)調。這一部分為后面分析外國和我國高等學校學權力和行政權力關系的歷史與現(xiàn)狀以及改革思路奠定理論基礎。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國外高等學校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是如何產生、發(fā)展的,分析幾個國家高等學校如何處理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關系,以及各自的關系模式,并試圖找出他們的異同點及發(fā)展趨勢,為我國改善高等學校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關系提供一些借鑒。第四部分是對我國高等學校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進行的分析。首先,分析我國近代高等教育產生和發(fā)展中高等學校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歷史演進,并對建國后我國高等學校的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失衡原因進行分析。其次,對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以期望更清楚地把握我國高等學校中學術權力參與學校決策管理的現(xiàn)狀。第三,著重分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學校作為自主辦學的獨立實體,改善高等學校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關系問題將變得越來越突出。本文從我國的實際出發(fā),提出了構建我國高等學校的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關系模式,并對一些基本要點加以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