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以寫“儒林”為中心,旁及當時的官僚政治和社會風尚。抨擊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從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嚴重危機,乃是全書的主要內容。《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義義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后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原本為五十五回,現(xiàn)在通行的刻本是五十六回?!度辶滞馐贰返呐忻^主要是針對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作品塑了一群熱中科興、追求“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形象,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在當時是有其重大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它的語言是準確、生動、洗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諷刺手法高超絕妙,藝術上達到了較高水平。魯迅先生認為《儒林外史》的出現(xiàn),“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度辶滞馐贰返淖髡呤菂蔷磋鳎置魲U,安徽全椒人。他看透了當時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通過寫作《儒林外史》,對丑惡現(xiàn)實進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顯示出民主主義思想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