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戰(zhàn)略管理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經濟行為

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經濟行為

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經濟行為

定 價:¥14.00

作 者: 沈立人著
出版社: 上海遠東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經濟發(fā)展研究論叢 第二輯
標 簽: 國家行政機關

ISBN: 9787806138021 出版時間: 1998-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0cm 頁數: 14 字數:  

內容簡介

暫缺《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經濟行為》簡介

作者簡介

  沈立人1927年生,江蘇吳江人。1948年畢業(yè)于蘇州東吳大學經濟系。建國后在蘇南財經委員會、江蘇省計委工作。1980年起,先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和國民經濟問題研究室副主任。1986年到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曾任經濟研究所所長、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觀經濟,包括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和改革、開放以及區(qū)域經濟學等。先后出版專著和合著20多部,主編和合編20多部,連同發(fā)表長短文章上千篇,共約800多萬字。曾多次獲得部、省級一、二等獎。近年來的研究領域有“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企業(yè)集團建設”和“蘇南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等。

圖書目錄

    導言:大國經濟體系中的地方經濟問題
    第一篇 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
   第一章 國家和政府的經濟職能概述
    必不可少的政府干預
    從政企不分到政企分開
    宏觀調控的內容和手段
   第二章 地方政府經濟職能的定位
    宏觀調控的分層化
    地方調控職能的特色
    地方調控的工作任務
    地方職能與市場經濟
    第二篇 中央與地方的經濟關系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關系的歷史沿革
    從先秦到清末
    現代史告訴了我們什么
    建國以來的演變軌跡
   第四章 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國際比較
    美國:發(fā)達國家的分權協作
    日本發(fā)達國家的中央集權
    德國、法國和英國發(fā)達國家的其他模式
    俄羅斯:又一種特殊模式
    印度、泰國和韓國:發(fā)展中國家的不同模式
   第五章 中央和地方關系的理論思維
    革命導師的高度關注
    西方學者的多種流派
    我國專家的積極探索
   第六章 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原則和進程
    發(fā)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重要意義
    處理好兩者關系要講一個“度”
    地方要堅決服從“全國一盤棋”
    中央要充分照顧地方的多樣性
    正確劃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和財權
    中央和地方關系的體制化和法制化
    第三篇 地方政府在經濟發(fā)展中的雙重作用
   第七章 地方政府是經濟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
    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努力提供公共產品
    體制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
    對外開放不斷拓展
    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第八章 現階段的某些負面效應
    擴張沖動,導致過熱
    重復建設,結構趨同
    劃地為牢,相互封鎖
    隨機干預,逆向調控
    在職消費,腐敗叢生
    第四篇 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剖析和矯正
   第九章 軌期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剖析
    地方利益的客觀存在及其強化
    中央向地方分權的欠規(guī)范
    改革進程中的不確定因素
    考績機制的導向
   第十章 有關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若干觀點評價
    弱政府還是強政府
    中央和地方的博弈行為
    改革力量和改革對象
    利益主體和調控主體
    地方政府與市場、企業(yè)的關系
   第十一章 矯正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思路
    改革產權制度,實行政企分開
    推進市場發(fā)育,優(yōu)化硬軟環(huán)境
    運用多種手段,搞好宏觀調控
    組織地方協調,理順條塊關系
    轉變增長方式,走向集約經營
    端正考績機制,杜絕浮夸統(tǒng)計
    推進政治改革,強化民主法制
    重視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素質
    第五篇 地方經濟的發(fā)展戰(zhàn)略
   第十二章 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地方化原則
    國家的區(qū)域發(fā)展政策和地方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
    制定地方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原則框架
    地方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制定和實施
   第十三章 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多樣化模式
    東南沿海和發(fā)達地區(qū)
    中西部和次發(fā)達、欠發(fā)達地區(qū)
    從“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比較得到的啟示
   第十四章 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及其協調前景問題的提出和現象分析
    根本原因在于經濟競爭力
    地區(qū)差距過大對經濟發(fā)展的制約
    地區(qū)發(fā)展走向協調的理論、對策和前景
    第六篇 地方政府的機構及其改革
   第十五章 地方政府的機構膨脹和職能轉換
    機構膨脹的“帕金森定律”
    不僅精簡人員,更要轉換職能
   第十六章 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若干設想
    機構改革的目標和原則
    改革的內容和做法
    有關地方政府體制的幾個問題
   結束語 實踐呼喚“地方經濟學’
   附錄
    一、主要參考書目
    二、作者前期成果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