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于1989年后浪跡天涯三年,到處行俠仗義,指點金庸激揚古龍,糞土當今縣太爺。每每若蒙古人般粗獷豪放,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策馬揚鞭于貧瘠的中華,引吭高歌歡迎遠方的客人,故而江湖人稱“北大浪子”、“北大醉俠”。用一位漂亮女記者的話說:“這廝很生猛,卻讓我們很開心?!?孔慶東的文章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憤世嫉俗,尤其是在《北大往事》中寫了那篇有名的“47樓207”后,其文不脛而走,令無數英雄競折腰。傳媒稱之為“繼錢鐘書以來真正的幽默”,學界譽之為“北大的馬克·吐溫”,讓人好生羨慕。書中的文間風格不統(tǒng)一,有些讀者給予了批評。但我追求的就是不統(tǒng)一。龔自珍詩云:“從來才大人,面貌不專一。”我的才不大,但是也有“不專一”的權利吧。我有些不被大多數計者喜歡的文章,卻很被另外一些讀者賞識,這使我摔跟頭撿錢——很欣慰。我想,即使有些文章真的水平不高,也不必非要刪而隱之來顯示自己的“痛改前非”和“出手不凡”吧。我故意亂排的文章體系,可以清楚地告訴那些學習寫作的朋友:一個人是什么文章都可以寫出來的,也是什么文章都可以展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