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國市場經濟活動中,誕生于20世紀初的天津商會,伴隨著商會組織的團聚力和活動力的不斷加強,與國內其他商會的交往日趨頻繁,初步呈現(xiàn)出一個經濟活動相互交錯的網絡狀態(tài)。近代天津商會采用通訊、會談、互訪以及報刊等四種機制與國內商會建立了多層面的網絡聯(lián)系,造成了商會間很強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以及廣泛的互動內容。本文采用社會組織互動分析法,試圖對近代天津商會與國內其他商會互動聯(lián)系的構建、構建的基礎以及影響等進行初步探討。本書的價值還在于,作者還將“交易成本”的概念運用于解釋商人社團的中介性及其作用的論述中,不僅頗有獨到之處,而且有助于人們加深對商會這一社會團隊的理解。與此同時,作者從法學的角度將民國初年政府與商會之間關于《商會法》的爭論看作是一種國家與民間社會交涉的過程。國家與民間社會之間的互動,不但可以確立起共同遵守的統(tǒng)治秩序,而且可以確立起共同守信的文化傳統(tǒng)。本書還從廣闊對應的地域關系角度,揭示了近代世界市場經濟中天津商會發(fā)揮使用的契機和空間,對天津商會與國內外商會網絡體系建構的基礎、形式、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剖析,對中國經濟全面進入更加廣闊的世界領域,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