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好比船長、舵手,只有他才決定著一艘航船將抵達一個什么樣的港口。聰明的舵手,他把航船引向一個光輝彼岸的可能性無疑會大大增強,而糟糕的舵手,很有可能使航船觸礁沉沒。這已經是不言而喻的共識。許多人都想成為領導,但許多人都不知道怎樣成為一位領導,特別是成為一位好的領導。在許多人眼里,一位成功的領導人是非常神秘的,人們會問:他為什么有如此堅強的領導能力,能把一批人集于麾下,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取,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他是不是天生如此?當然,天生的領悟能力是有的,但主要還是后天習得的,不然,世界上那么些領導學著作就沒有必要存在了。最近,新華出版社推出的兩本領導學著作《領導人21品質》和《領導力21法則》,就是勘破領導能力之奧秘的絕好讀好。尤其是后一本書,完全是對成功具備領導能力的破譯。這本書的作者約翰·馬克斯韋爾是美國著名的領導學專家,關于領導學,他已有24部著作問世,前面提及的兩本應當是最好的。美國人寫書有個特點,就是即使在理論性比較強的讀物也盡量寫得深入淺出,這本《領導力21法則》也是如此。作者在書中融入了自己的切身體會,舉出了大量的典型例證,讀起來毫不費力。書分21章,每一章正好對應一個'法則'。第一章《蓋子法則》,其實是講領導能力的重要性,作者用一句話作了概括:'領導能力決定一個人辦事的成效水平',他借用'蓋子'來作比喻,實際上是指一個人的成就超不過其領導能力的上限。他舉了麥當勞在不同的人手里所產生的不同經營狀況為例,是很有說服力的。接下來的20章,是作者從20個角度闡述領導能力的20個方面內涵。這20個法則,將領導能力的體現(xiàn)做了充分展示,可謂是條分縷析,解剖等非常細致。這就是西方人的思維方法,與中國人攏統(tǒng)的表述迥異。我們不能說這樣細分就完全合理,有些法則在我們看來,的確可以合并來講,如磁力法則與親和人法則,實際上都是講領導者要能團結一批人,尤其要團結志同道合的人,但在作者看來,這兩者還是不一樣的,'磁力法則'是講物以類聚,你是怎樣的人,就吸引怎樣的人來跟隨你;'親和力'法則,則是講'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這樣一分,問題就更為清楚明白。另外,在我們看來,'影響力法'與'敬佩法則'也有些近似,一個領導人只有當他具有號召力,只有當人們敬佩他時,人們才會跟他走,但在具體講述時,我們又看到作者的側重點還是不同,尤其是關于影響力法則,作者提出一個很有見地的見解:'職位不能叫一個人發(fā)揮領導力,反而是一個領導人能使職位發(fā)揮作用',也就是'職位'是不重要的,關鍵是人的能力,因為'頭銜惟一能買到的是一點點時間,使你有機會增加自己的影響力,或者,毀掉它。'在這本書里,新穎的認識到處都是,如:'只有領袖才能帶出領袖'(增殖法則),'領袖先找到目標,然后才找到一群跟隨者;而一般人都是先找到了領袖,然后才認同領袖的目標'(接納法則);'惟有那些能引發(fā)他人動力的領袖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動能'(動能法則)等等等等,對于個有志于成為領導人的人,都具有極大的啟發(fā)性。本書充滿了智慧、機智和激情,或許這就是典型的馬克斯韋爾的風格。書中所引的大量事例,不惟對一個人具備領導能力,就是對待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有良好的參考價值的,因此,我要借用達拉斯公牛隊前首席教練湯姆·蘭德利的話,'把本書鄭重推薦給任何一位渴望達到最高水平的成功之人,無論他是在哪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