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膳正要》中國第一部有關食物營養(yǎng)、療效食品、食物效法的專著。元代蒙古族醫(yī)學家忽思慧撰。初刻于至順元年(1330)。早年傳往日本,明、清兩代曾多次翻印,廣為流傳。忽思慧是元代皇帝的飲膳太醫(yī),主管宮廷飲膳烹調之事。他繼承整理古代醫(yī)學理論,廣泛收集蒙、回、維吾爾等民族的食療方法,并根據自己的經驗撰成此書。該書強調預防為主、食療保健的主導思想,堅持不用礦物藥和毒性藥的原則,提倡選用無毒、無相反、可久食、補益的藥物,從而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全書分3卷。卷一闡述養(yǎng)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和飲酒避忌,選錄了100多種歷代所用的羹、湯、面、粥等食品,并附有療效介紹。卷二精選各種中草藥配制的療效食品,有配方,也有主治功能。卷三附圖論述24種谷物、39種水果、46種蔬菜、31種家畜野獸、17種家禽飛鳥、17種魚類、13種藥酒及30多種調味品的味(甘、辛、苦)、性(溫、平、寒)、功能、主治病癥、有無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