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下稱《合同法》)是整個民法分則的核心部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近年來,學術界對《合同法》的研究、著述頗多。這些研究、著述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類型:一類是圍繞《合同法》的規(guī)定,進行具體的解釋和論述;一類是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對各項法律制度從理論上進行研究和探討。而筆者所撰寫的《合同法原理與審判實務》與上述兩類著述截然不同。該書是筆者在撰寫《合同法總則判解研究與適用》、《合同法分則判解研究與適用》(兩書計140萬字,均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基礎上,對《合同法》實施近3年來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總結了10余年經濟審判工作的經驗,全面吸收了民法學界有關專家、學者的觀點和意見,幾易其稿,形成此書,奉獻于讀者。具體而言,本書具有如下方面的特點: 一是系統(tǒng)性強。本書以《合同法》為主線,根據《合同法》的章節(jié),將本書分為21編,其中,把《合同法》中第八章“其他規(guī)定”的內容納入本書第一編“合同法的一般規(guī)定”之中。這21編中,基本上囊括了《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的全部內容,以專題研討的形式,全面地、系統(tǒng)地對《合同法》進行了深入淺出地研究。 二是理論性強。本書雖側重審判實務中實踐性和操作性的研究,但同時也特別重視吸收中外法學界對《合同法》的各個方面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體現(xiàn)了理論性,這也正是“理論指導實踐”的要求。書中很多內容,如締約過失責任、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債權人的代位權和撤銷權、違約責任、所有權保留、工程承包人的優(yōu)先受償權、委托合同的終止等等,都是當前理論界研究和爭議的熱點、難點問題。筆者在研究探討這些問題時,廣泛借鑒了中外法學界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審判工作的實踐要求,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意見。同時,本書也對審判實務中存在的、但又缺乏相應理論研究的問題,作了一定的理論探討,以彌補學術界在此研究方面的欠缺。 三是實踐性強。本書以立足現(xiàn)實,服務審判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筆者在對《合同法》中的每個專題進行研究時,均是從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案例入手,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然后,用《合同法》理論來解決問題,并對案例進行評析。同時,筆者結合所從事的10余年經濟審判工作經驗,對市場經濟的主體在運用《合同法》和司法機關在適用《合同法》時應當注意的問題和若干疑難問題,如《合同法》總則中關于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終止、違約責任等,《合同法》分則中關于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等,進行了歸納總結和深入研究,以期突出實踐性。 四是可讀性強。本書以合同法理論與審判實務的結合點為切入點,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結合具體的司法實踐,選取了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90余件,堅持把合同法理論融于實踐,以具體的案例來闡述抽象的合同法理論,以案說法,以法釋案,力求做到探討合同法理論為審判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服務。因此,本書的理論不再是空洞的理論,本書的案例就是發(fā)生在身邊的案例,以期突出可讀性。 合同法理論博大精深,現(xiàn)實生活和審判實務中的具體問題又紛繁復雜。但由于筆者水平有限,書中的疏漏和缺憾在所難免,且亦難包羅萬象,懇請廣大讀者和法學界同仁不吝賜教,筆者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合同法原理與審判實務》一書,承蒙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立新老師、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吳合振副院長。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孫國慶院長審閱書稿,對書稿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并欣然作序。該書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軼老師、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有關領導和同志們的大力幫助和支持。該書在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有關領導、應用法律出版社中心楊克主任、責任編輯楊楊的熱情幫助與大力支持。在此,筆者向她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