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兵圣奇書
一、孫子的奇謀奇跡
1. 南下吳國,投奔明主
2. 隱居郊野,著述兵書
3. 吳宮教戰(zhàn),大顯雄才
4. 君臣論兵,指點奇謀
5. 揮師柏舉,襲破強楚
6. 兵威南指,征服越人
7. 問鼎中原,威懾齊晉
8. 高然飄隱,杳夫蹤跡
二、《孫子兵法》在軍事領域的流傳
1. 走出金匱石室
2. 登上武學殿壇
3. 突破武闈窒息
4. 輝耀二十世紀
5. 《孫子兵法》東流
6. 《孫子兵法》西傳
7. 化解“核恐怖平衡”
8. 走進現(xiàn)代局部戰(zhàn)爭
三、《孫子兵法》在非軍事領域的影響
1. 治產如治兵,理財如理軍
2. 組方如列陣,用藥如用兵
3. 賽場如戰(zhàn)場,練技如練兵
4. 為人如為將,處世當用謀
原典精解
一、 計篇
二、 作戰(zhàn)篇
三、 謀攻篇
四、 形篇
五、 勢篇
六、 虛實篇
七、 軍爭篇
八、 九變篇
九、 行軍篇
十、 地形篇
十一、 九地篇
十二、 火攻篇
十三、 用間篇
精華擷英
一、《孫子兵法》的思維特點
1. 宏觀——整體把握戰(zhàn)爭屬性
2. 唯物——客觀審視戰(zhàn)爭現(xiàn)象
3. 辯證——多方辨析戰(zhàn)爭矛盾
4. 悟理——深入探尋戰(zhàn)爭規(guī)律
二、范蠡與孫武戰(zhàn)略思想的異同
1. 攻守論的異同
2. 主客論的異同
3. 速久論的異同
4. 剛柔論的異同
5. 全破論的異同
三、東西方“兵經”軍事思想的差異
1. 神韻異趣的軍事文化傳統(tǒng)
2. 同中有異的軍事思想內涵
3. 各有千秋的軍事理論價值
四、“戰(zhàn)爭悖論”與孫子軍事思想的回歸
1. “戰(zhàn)爭悖論”的若干論點
2. “戰(zhàn)爭悖論”與孫子思想的回歸
3. “戰(zhàn)爭悖論”引發(fā)的思考
4. 附文:在美國侃“孫子”
雄韜妙用
一、孫子智勝韜略與競爭制勝之道
1. “全勝”——戰(zhàn)略思維的最佳境界
2. “知用”——百戰(zhàn)百勝的不二法門
3. “先勝”——首戰(zhàn)必勝的必要前提
4. “稱勝” ——克敵制勝的實力砝碼
5. “奇勝” ——古今競爭的常勝之道
6. “戰(zhàn)勝” ——生死決戰(zhàn)的必由之路
二、孫子治軍之道與當代管理藝術
1. “主孰有道”與宏觀管理策略
2. “將孰有能”與管理者的素質
3. “天地孰得”與塑造管理環(huán)境
4. “法令孰行”與加強制度管理
5. “兵眾孰強”與增強管理硬件
6. “士卒孰練”與注重各級培訓
7. “賞罰孰明”與落實激勵機制
三、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與商戰(zhàn)謀略
1. 兵以詐立與瞞天過海
2. 示形惑敵與笑里藏刀
3. 攻其無備與圍魏救趙
4. 料敵制勝與打草驚蛇
5. 兵以利動與順手牽羊
6. 奪其所愛與擒賊擒王
7. 因糧于敵與樹上開花
8. 亂而取之與混水摸魚
9. 強而避之與金蟬脫殼
10. 致人而不致于人與調虎離山
11. 圍師遺闕與欲擒故縱
12. 威加于敵與指桑罵槐
13. 佚而勞之與以逸待勞
14. 攻心奪氣與美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