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被塵封了近一個世紀的故事。從世紀初“賀家墳里出娘娘”的傳說,到井岡杜鵑紅、毛澤東與賀子珍“井岡之戀”,到賀、毛夫婦相伴10年,歷盡艱辛,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賀子珍從延安“神秘失蹤”。故事猶如一個休止符在這里劃上,亦如一道七色虹在空中消失。不過故事的美麗,如虹如曇花已裝入了像我這樣一代人的心中。被塵封的故事,只能像水中月、畫中餅任我們在長夜碎夢中細細品味。賀子珍“神秘失蹤”后,江青在毛澤東身邊的出現(xiàn),取代了賀子珍。以及后來,江、毛不合,毛澤東曾痛苦、動情地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離婚去找哪個部門啊……??v看毛澤東對江青一百個不滿意,受中國傳統(tǒng)的約束,考慮自己的位置,未敢越雷池一步。直到后來歷史悲劇的產生,自稱女皇的江青為首的“四人幫”篡黨奪權,被國人粉碎。于是被塵封了的賀子珍才浮出水面,激活了人們對歷史的反思和想象。賀子珍浮出水面后,同時又冠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消息,一經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立刻引起國人大嘩:賀子珍出來了!賀子珍沒有死!人們奔走相告。賀信、賀電一夜之間如雪花般地飄落在賀子珍的辦公桌上。寫信的人中,有她過去的親朋故舊,有曾在一起出生入死的戰(zhàn)友,有素昧生平的年輕一代,還有遠在海外的僑胞……賀子珍一時成了公眾熱點人物,成了記者追逐的對象,其中也包括我。那時寫了一些零散的文章,終不成氣候。直到新世紀的2002年5月7日,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四屆四次理事擴大會在贛南召開,適逢“賀子珍博物館”,歷盡千辛,“三起三落”后喜迎游人開放。歷史重燃作者心中的火焰,先前我曾寫過《宋氏三姐妹》的文學傳記,頗受讀者好評。賀氏也有三姐妹啊,她們一個個也如出水芙蓉,鮮活奪目,一個嫁給毛澤東,一個嫁給毛澤覃,一個被國民黨挖掉雙眼而犧牲,成為“劉胡蘭式”的英雄。我像當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眼前一亮,我把這個想法與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張桂琴副會長一談,她立刻表態(tài)支持,我們決定在離開井岡山前,再去賀子珍博物館一趟,采訪、拍照,把盡可能多的素材收入囊中。賀氏三姐妹,主要是以賀子珍與毛澤東的愛情為主線,其他姊妹為輔線,歌頌人性美,歌頌中國革命之初之艱巨與偉大,新中國來之不易,賀氏家族就為中國革命犧牲40多位親人,讀讀這本書.她還有很多為人不知的鮮活的故事,同時也會給你很多啟迪和反思……書中對毛氏兄弟(毛澤東與毛澤覃)個人生活的刻畫,也十分傳神與真實。對賀子珍的“神秘失蹤、江青取而代之”以及與后來的篡黨奪權之關系,也首次從歷史的角度作了探索。是迄今為止最全面、完整反映賀氏三姐妹之力作。作者簡介:陳廷一,吉林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現(xiàn)任中國大地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系中國文學基金會顧問、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長篇專著《皇天后土》、《話世友外傳》、《宋慶齡全傳》、《宋美齡全傳》、《宋靄齡全傳》、《宋氏家族全書》、《民國岳父》、《孔祥熙大傳》等作品達900萬字,并多次獲國家獎。以稿費設立了“李耳文學基金會”晨光獎,獎掖文學新人。目錄:前言第一章羅霄山傳奇一個世紀的傳說賀父坐大牢的日子“海天春”的故事第二章恰同學少年聯(lián)明的賀氏姐妹“不安分”的賀子珍“口刀舌劍”的賀怡賀仙圓的“惡作劇”第三章革命洪流滾滾來夜暗亮紅燈姐妹入黨“賀氏三姐妹”剪發(fā)始末三姐妹的街頭宣傳隊賀仙圓抓賭第四章黑云壓城欲摧虎狼出洞的日子賀怡魔掌脫險仙圓機智出城第五章永新大暴動神秘的飛鏢賀仙圓智送情報賀子珍和她的“寧安蓮”第六章腥風血雨的日子永新保衛(wèi)戰(zhàn)賀子珍和她的“雙槍女將”的稱謂賀仙圓之死賀怡青山逃難第七章井岡山舉義旗奇異的夢賀子珍“火線偵探”初面毛潤之第八章愛情的樂章首次談話在毛澤東身邊當秘書的日子清純的愛戀花好月圓第九章尋找組織秘密接頭賀怡脫險放火燒山第十章模范夫婦賀子珍的“第二次婚禮”夫唱妻隨炮火中的伴侶久別勝新婚晴天中也有多云第十一章英雄遇美人毛澤覃負傷毛澤東拜見岳父母大人走近毛澤覃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十二章榮辱與共毛澤東敗走“麥城”雨過天晴,天空出現(xiàn)彩虹毛、賀兩家大團圓榮辱不驚第十三章突圍西徑朔風乍起毛澤覃被打進去,賀怡被牽進來把蘇維埃馱在馬背上第十四章萬里長征人末還槍聲伴著她分娩先人后己負傷,是在三架敵機臨空之后第十五章白區(qū)中的賀怡轉移隱姓埋名毛澤覃犧牲的噩耗第十六章婚變要強的人她是個要強的人,無疑又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負氣出走第十七章蘇聯(lián)求學夢幻中的世界失子的痛苦失夫的惆悵非人的“禮遇”賀子珍回國第十八章賀怡入獄跟隨陳毅上油山摸過“閻王”鼻子的人賀怡“吞金保節(jié)”周恩來過問賀怡出獄第十九章共赴“黎明”姐妹重逢毛主席求助于賀怡賀怡要為姐姐“圓房”賀怡的悲劇第二十章繁華落地見真純長夜淚濕枕賀子珍的西瓜詩風波斜陽深處會幽燕毛澤東的專機情至深處病可除滿目青山夕照陽本書征引和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