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化妝進入日本敏感的靖國神社,了解其由來與內置,并對政客參拜情結、圍繞參拜的改憲與護憲的朝野之爭、日本有識之士與亞洲各國人民對復活日本軍國主義幽靈的警惕和聲討進行了分析與論述。2002年4月21日上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再次參拜供奉著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成為對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第一個連續(xù)兩次參拜靖國神社的在任首相,開創(chuàng)了惡劣先例。 早在2001年8月13日,離日本戰(zhàn)敗46周年紀念日只有兩天時,小泉純一郎就不顧各方的反對,于當地時間下午4:30參拜了靖國神社。 為了此次參拜,小泉可謂做足了文章。起初,小泉堅持在日本二戰(zhàn)戰(zhàn)敗紀念日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但礙于亞洲各國的嚴正抗議,他又表示將重新認真考慮該計劃。而仔細考慮的結果卻是:將參拜時間提前。他還美其名日:此舉是為了平息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憤怒。但無論提前還是推遲參拜時間,無論以個人還是首相身份前往,都改變不了參拜靖國神社事件的本質。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亞洲鄰國和國內人民的強烈反對。 中國、韓國政界和其他各界民眾強烈譴責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抗議小泉的這一行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久月對口小泉突然參拜靖國神社之后,對日,超黨派議員組織“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的用名參眾議員。用多名議員代表也浩浩蕩蕩前往參拜,其中包括自民黨、保守黨的主要負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