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英文摘要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本書核心概念之說明 (一)產權、所有權 (二)民主和民主政治 (三)國家 三、本書的基本假設 四、對產權進行政治分析的方法論 (一)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方法論 (二)實證和規(guī)范相結合的方法、演繹和歸納相統一的方法 五、本書的基本設計 六、本書之不足 第一章 產權、國家與民主:一種模式化的解釋 一、產權的政治學涵義 (一)產權的含義 (二)產權的起源 (三)產權、國家與民主的共同演進 二、產權經濟學中的國家問題 (一)康芒斯:集體行動中的國家 (二)諾思的國家與制度創(chuàng)新理論 (三)布坎南的國家與“公共選擇”理論 三、產權與民主演進的一個模式化解釋 (一)產權經濟學基本方法論的缺陷 (二)共同演進的含義:從社會的、經濟的契約到政治的契約 第二章 西方民主史上的財產所有權:內在的矛盾及命運 一、財產所有權觀念和結構的變化 (一)契約一權利本位觀的財產權概念 (二)私人財產權觀念及其在權利體系中的變化:產權結構的發(fā)展 二、現代民主的起源與發(fā)展,與財產所有權的關系及實質 (一)私人財產權與西方社會的興起 (二)政治權力對經濟權力的妥協,財產權結構變化的政治后果 三、民主的缺陷及西方社會對矛盾的解決 (一)代議制民主的缺陷及其與私有財產權之間的緊張關系 (二)經濟權力的分散化 (三)加強政府干預的力度 四、私人財產權與民主之間的關系;尚未結束的爭論 (一)民主與所有制有無聯系 (二)資本主義與民主:聯系的消失 (三)國家在財產權與民主的演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所有制、財產權與民主理論 一、對以往所有權理論以及相應的政治觀點的繼承和批判 (一)自然法理論 (二)勞動財產權理論 (三)烏托邦主義的財產權理論 (四)簡短的小結 二、作為經濟權力的財產權與作為政治統治的民主 (一)所有制為基點的方法論 (二)所有制與政治制度的共同演進 (三)市民社會的發(fā)展與資本主義民主:馬克思對“演進”的截面研究 第四章 所有制、財產權和民主的起源與發(fā)展(續(xù)前) 一、所有權和所有制的起源與發(fā)展以及與民主的關系 (一)所有制和所有權的起源及演化 (二)所有制決定民主的性質和形式 二、小結:馬克思主義與制度學派的比較 第五章 公民財產權與國家的關系:中國改革前后的變化 一、所有制結構和公民財產權利的變化 (-)權利及權利意識 (二)所有制結構 (三)公民財產權利的發(fā)展 二、改革前后中國農村所有權與國家關系的變化: 演進的實例 (-)管制規(guī)則的寬松與制度創(chuàng)新 (二)國家工業(yè)化和農村的財產關系變革 (三)交易產生的所有權:國家管制寬松的含義 結束語 一、民主和中國社會階層的分化與整合 二、公有制與民主:利益的整合 三、產權變革與工農聯盟:人民民主的基礎如何維護? 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社會主義過渡理論 五、私人企業(yè)主的政治要求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