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植物學是植物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是在人類對植物資源不斷需求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近年來隨著人類返樸歸真,對植物資源的需求更為擴大,促使此門學科得以迅速發(fā)展,成為商品經濟社會中引人注目的一個領域。編者根據當前教改精神,教學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教學符合培養(yǎng)從事予開發(fā)利用植物資源的高級人才的要求,在多年教學、科研基礎上,本著理論緊密聯系生產實踐的原則,編寫了這本《資源植物學》教材。全書共分十一章。食用植物、藥用植物、觀賞植物、材用材物、纖維植物、淀粉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工業(yè)原料植物和有毒植物以及我國資源植物分區(qū)概況。全面介紹各類資源植物的形態(tài)、分類、分布,經濟用途以及植物資源的性質、提取、制作工藝流程。全書除介紹已被人類開發(fā)利用的資源植物外,重點放在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野生資源植物上,為食品、藥材、輕工、化工等工業(yè)開發(fā)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本書中資源植物的分類是在前蘇聯M-M伊里寧的分類系統的基礎上,經補充和歸并,列為10大類。每大類物種的分類,裸子植物按鄭萬鈞系統排列、被子植物按克朗奎斯特系統排列。全書內容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充分體現了資源植物學教材的完整科學體系,可供綜合性大學、師范、醫(yī)藥、農林等院校選用,亦可作為從事農林、園藝、藥學、食品、輕工、化工科技工作者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