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生,遇到了重重困難和磨難,貧窮恓惶,理想沒有實現(xiàn),那是一個十分沉重凄婉的悲劇。但是,孔子建立了一個闊大的精神境界,創(chuàng)立了一套與現(xiàn)實抗衡的學說,視富貴若浮云,過著一種不憂不懼、坦蕩蕩樂陶陶的生活,把悲劇變成了正劇。人生多艱,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每個人面對這一事實的時候,難道不能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嗎?.孔子強調個體人格的修養(yǎng)(仁德),這是讓人自己受用自己生命價值的學說。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質量就是(也僅僅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質量,因此,不息地充實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內在的質量屹立于人世,他才能有種自滿、自足的感覺,才能不為各種物欲的追逐、成敗的計較、名利的誘惑所壓倒,才能有一份寬松泰和、博大包容的心境,真正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