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概述
1.1 數據管理的沿革
1.1.1 人工管理階段
1.1.2 文件系統(tǒng)階段
1.1.3 數據庫系統(tǒng)階段
1.1.4 數據庫技術的發(fā)展
1.2 數據模型
1.2.1 數據模型的三要素
1.2.2 概念模型
1.2.3 三種主要的數據模型
1.3 數據庫系統(tǒng)的結構
1.3.1 數據庫系統(tǒng)的三級模式結構
1.3.2 使用數據庫的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
1.3.3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據庫的存儲結構
2.1 順序組織
2.2 順序帶鏈的組織
2.3 帶次關鍵字索引的順序組織
2.4 多表組織
2.5 完全倒排組織
2.6 Hash定址組織
2.7 聯(lián)系的存儲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關系數據庫
3.1 關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3.1.1 表格
3.1.2 表名、表頭和表體
3.1.3 關系的數學定義
3.1.4 關系模型
3.2 關系數據庫語言概述
3.3 關系代數
3.3.1 傳統(tǒng)的集合運算
3.3.2 專門的關系運算
3.4 關系演算
3.4.1 元組關系演算
3.4.2 域關系演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關系數據庫的標準語言——SQL
4.1 SQL概述
4.2 SQL的數據定義功能
4.2.1 基本表的定義與刪除
4.2.2 索引的建立與刪除
4.3 SQL的數據操縱功能
4.3.1 SQL查詢語句
4.3.2 SQL更新語句
4.4 視圖
4.4.1 視圖的定義與刪除
4.4.2 視圖的查詢語句
4.4.3 視圖的更新語句
4.4.4 視圖的優(yōu)點
4.5 SQL的數據控制功能
4.6 嵌入式SQL
4.6.1 不用游標的DML語句
4.6.2 使用游標的DML語句
4.7 SQL的事務處理功能
4.7.1 事務處理的概述
4.7.2 SQL語言的事務處理語句
習題
第5章 關系數據庫的規(guī)范化理論
5.1 問題的提出背景
5.2 規(guī)范化理論
5.2.1 函數依賴
5.2.2 關鍵字
5.2.3 范式
5.2.4 2NF
5.2.5 3NF
5.2.6 BCNF
5.2.7 多值依賴
5.2.8 4NF
5.3 模式的分解
5.3.1 模式分解的三個定義
5.3.2 分解的無損連接性與保持函數依賴性
5.4 查詢優(yōu)化
5.4.1 查詢優(yōu)化概述
5.4.2 一個實例
5.4.3 優(yōu)化的一般策略
5.4.4 關系代數等價變換規(guī)則
5.4.5 關系代數表達式的優(yōu)化算法
5.4.6 優(yōu)化的一般步驟
習題
第6章 數據庫的安全與保護
6.1 安全性
6.2 完整性
6.2.1 完整性約束條件
6.2.2 ORACLE系統(tǒng)的完整性方法
6.3 并發(fā)控制
6.3.1 基本概念
6.3.2 封鎖
6.3.3 活鎖與死鎖
6.3.4 可串行性
6.3.5 兩段鎖協(xié)議
6.4恢復
6.4.1 故障的種類
6.4.2 轉儲和恢復
6.4.3 日志文件
習題
第7章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
7.1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概述
7.1.1 數據庫和信息系統(tǒng)
7.1.2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設計的特點
7.1.3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方法簡述
7.1.4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步驟
7.2 需求分析
7.3 概念結構設計
7.3.1 數據抽象與局部視圖設計
7.3.2 視圖的集成
7.4 邏輯結構設計
7.4.1 E—R圖向關系數據模型的轉換
7.4.2 規(guī)范化理論的應用
7.5 數據庫的物理設計
7.6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實施和維護
7.6.1 數據庫數據的載入和應用程序的開發(fā)
7.6.2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試運行
7.6.3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運行和維護
習題
第8章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
8.1 DBMS概述
8.1.1 DBMS的目標
8.1.2 DBMS的基本功能
8.1.3 DBMS與操作系統(tǒng)
8.1.4 DBMS和第四代應用開發(fā)語言環(huán)境
8.2 DBMS的系統(tǒng)結構
8.2.1 DBMS程序模塊的組成
8.2.2 DBMS的層次結構
8.2.3 DBMS運行過程及示例分析
8.3 語言處理
8.3.1 語言翻譯處理層的任務和工作步驟
8.3.2 解釋方法
8.3.3 預編譯方法
8.4 數據存取層
8.4.1 存取層的系統(tǒng)結構
8.4.2 存取層的功能子系統(tǒng)
8.5 緩沖區(qū)管理
8.6 數據庫的物理組織
習題
第9章 FoxPro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介紹
9.1 FoxPro簡介
9.2 FoxPro的基本原理
9.2.1 FoxPro的數據類型
9.2.2 工作區(qū)
9.2.3 View窗口
9.2.4 表的互斥和共享
9.2.5 Browse窗口
9.3 F0xPr02.5的安裝 啟動及退出
9.4 使用FoxPro數據庫
9.4.1 建立數據庫
9.4.2 RQBE窗口
9.4.3 報表的設計與制作
9.5 創(chuàng)建應用程序
9.5.1 建立數據庫
9.5.2 菜單生成器
9.5.3 屏幕生成器
9.5.4 項目管理器
9.6 關于FoxPro的評述
第10章 ORACLE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介紹
10.1 ORACLE的結構與原理
10.1.1 ORACLE的總體結構
10.1.2 ORACLE的邏輯結構
10.1.3 用戶數據庫對象
10.1.4 數據字典
10.2 ORACLE的SQL、PL/SQL與SQL*PLUS
10.2.1 概述
10.2.2 ORACLE中的SQL語言簡介
10.2.3 PL/SQL
10.2.3.1 PL/SQL的實現(xiàn)原理
10.2.3.2 對SQL的支持
10.2.3.3 變量
10.2.3.4 游標
10.2.3.5 例外處理
10.2.3.6 PL/SQL程序結構
10.2.4 SQL*Plus
10.2.4.1 啟停SQL*Plus
10.2.4.2 鍵入和執(zhí)行命令
10.2.4.3 SQL*Plus命令分類
10.3 數據庫系統(tǒng)的管理和維護
10.3.1 數據庫的安裝
10.3.2 啟停數據庫
10.3.3 數據庫的管理
10.3.4 表空間的管理
10.3.5 安全管理
10.3.6 完整性約束
10.3.7 ORACLE的實用程序
10.4 ORACLE產品介紹
10.4.1 PDBMS
10.4.2 網絡接口工具SQL*ne
10.4.3 預編譯接口
10.4.4 字符工具
10.4.5 “Easy”產品
10.4.6 圖形開發(fā)工具
第11章 分布式數據庫
11.1 分布式數據庫的產生與發(fā)展
11.2 分布式數據庫的分類
11.3 關于分布式數據庫定義的討論
11.4 分布式數據庫與單一數據庫的比較
11.5 分布式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DBMS)
11.6 計算機網絡概述
11.6.1 網絡結構分類
11.6.2 協(xié)議
11.6.3 ISO/OSI參考系統(tǒng)結構
習題
第12章 分布式ORACLE系統(tǒng)簡介
12.1 分布式體系結構的ORACLE
12.2 網絡ORACLE的連接過程
12.3 網絡ORACLE的使用
12.4 分布式查詢
12.5 遠程數據傳輸
12.6 應用程序中的分布式查詢問題
第13章 面向對象方法與面向對象數據庫
13.1 面向對象技術的形成與發(fā)展
13.1.1 引言
13.1.2 面向對象方法的構成、現(xiàn)狀與發(fā)展
13.2 面向對象的方法學簡介
13.2.1 程序設計方法學
13.2.2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
13.3 面向對象的方法的基本概念與特征
13.3.1 對象
13.3.2 消息和方法
13.3.3 類和類的層次
13.3.4 繼承性
13.3.5 封裝性
13.3.6 多態(tài)性
13.3.7 動態(tài)聚束
13.4 面向對象的系統(tǒng)分析方法
13.5 面向對象設計和面向對象實現(xiàn)
13.6 面向對象數據庫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