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印說明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一七三五至一七九六年在位,年號乾隆。乾隆是繼康熙之后又一個執(zhí)政達六○年的皇帝,當時正是清代社會發(fā)展的太平盛世,再加上乾隆皇帝對各類藝術的酷愛,不但推動了當時工藝的發(fā)展,工藝技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奇制品層出不窮,鬼斧神工,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景象,而且有利于對古物的保存。乾隆本人精於古物鑒賞,嗜古成癖,又由于他的君主地位,清宮中收藏了大量的藝術珍品,在乾隆的詩文中,保留了許多永頌文物的篇章,這些詩文不僅是有價值的文學作品,而且對於文物研究、鑒賞,均為有用的資料。石光明、董光和等同志從篇幅巨大的《乾隆御製詩》中選取永頌文物的詩篇約3400余首,編為一冊,題名《乾隆御製文物鑒賞詩》,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方便。全書分為《永繪畫》、《永玉器》、《永陶瓷》、《永漆器》、《永硯》五大類。其中《永繪畫》類所佔篇幅較大,為便于查檢,按照所永頌繪畫的畫家人名姓氏筆劃順序排列,同一姓氏中以其所處時代先后為序。其它幾類或按玉、硯石的產地,或按瓷器窯口,或以器型作為排列的缐索。本書在選詩和編排上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就文物的種類而言,不甚全面,有一些永頌其它工藝品的詩未能選人,但它仍包括了乾隆永頌文物詩的大宗,為讀者提供了可資研究和鑒賞的有價值的資料。書目文獻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