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又稱“按摩”。推拿療法是以中醫(yī)學基本理論為指導,以手法為主防治疾病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推拿療法,始肇于遠古,發(fā)展子先秦。迨至秦漢,推拿醫(yī)學理論已逐漸形成。晉唐時期,不僅以推拿保健延年,防治一般疾病,而且也用于治療急癥,使推拿治療范圍日漸拓寬。宋元以降,廣大醫(yī)家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對先人的經驗進行了全面地總結,特別是明清時期,推拿著述迭出紛呈,且在學術上出現了新的分支,為民國以后不同學術流派的形成開啟了先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 由于推拿教育的發(fā)展,醫(yī)療機構的設置,科學研究的深入,使這門古老的學科更加系統(tǒng)、科學。它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發(fā)揮著重大作用,而且也為世界人民的醫(yī)療保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力了繁榮、推廣推拿醫(yī)學,歷時一年,搜集了古今推拿著述和期刊報道資料,結合作者的臨床經驗,編撰了這本《中華推拿大成》。在編撰中,力求融合先人的經驗,匯集今人的成果,除基礎理論、診斷方法、辨證綱要外,編撰了近400種手法和內、婦、兒、五官、傷科近200種疾病的辨證治療,70余種病證的保健方法,使之從理論到臨床,達到全、新、精的目的。為了使讀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手法的操作和某些疾病的診斷,全書叉繪制了600余幅圖表,期盼圖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