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譯著。原書《中國史研究入門》,是以日本學者山根幸夫為主的一些研究中國史的學者集體編著的。1983年9月由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書自先秦迄于當代,近百萬字。現(xiàn)翻譯介紹給國內史學界,特別是有志于中國史研究的青年學生。去年,當我們讀到《中國史研究入門》時,內心就產生一種愿望,希望能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出版。這種愿望,也許與我們的經歷有關。我們在大學本科畢業(yè)以后,有幸躋人研究生之列,在名師指導下學習、研究中國古代史,其后又獨立從事研究工作。其間,學習、研究中國古代史之甘苦,導師耳提面命之辛勞,均親身經歷,有切身感觸。盡管如此,今天仍時時深感欠缺甚多。這一方面自然是由于我們愚鈍之故,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承認,以往那種師徒之間口耳相授的培養(yǎng)方式存在著局限性??诙嗍诘闹R傳授方式自有其長處,但它是一種手工業(yè)方式;研究的方向、課題、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結果,都與老師本身的知識結構有著很大的關系。這種近親繁殖如果不在后天加以優(yōu)化、彌補,自然會導致人才退化,一代不如一代。特別是這種小生產方式培養(yǎng)周期長,效率低,使大多數(shù)有志于研究祖國歷史的青年學生被擯于門墻之外,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這自然是一條荊棘叢生的艱難歷程。不少青年可能以此終生徘徊于歷史迷宮,不能步人科學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