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代中國歷史上,馬相伯(1840—1939)是在教育、宗教、政治等領域有卓越貢獻和重要影響的人物。馬相伯創(chuàng)建或參輿創(chuàng)建了震旦、復旦和輔仁三所著名大學;作為一位天主教徒,他是中國教會的建設者和教會自主運動的先行者;馬相伯越到晚年越有政治聲望,他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的一個典范。本書是馬相伯一生百年中認著、譯述、公牘、演說和書信等作品的結集。正編凡分五卷。前三卷為編年文錄,卷次按晚清,辛亥革命至北伐戰(zhàn)爭,1927年后至作者逝世前,這三個時期而區(qū)分的;卷四收《致知淺說》、《靈心小史》兩種著譯;卷五收《國難言論集》、《一日一談》兩種文集。書中后論部分,均由本書編者撰寫。三篇論文,分別就馬相伯的政治歷程與活動,宗教生涯及其心跡,教育思想與實踐,作了深入論述。附錄《馬相伯著譯目錄》、《馬相伯生平簡表》,可供檢索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