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奧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出生在商人聚居的莫斯科河南區(qū),從小熟悉商人社會的生活習俗;一八四三年從莫斯科大學法律系肄業(yè)到法院充當文書后,又接觸到不少財務債權訴訟,對商賈貴族之間的巧取豪奪、爾虞我詐,更有了痛切的認識,這為他日后的戲劇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素材。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成名作,就是一部嘲諷商人不擇手段、唯利是圖的喜劇《自家人好算賬》(1850)。一八五六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參加了一次難得的伏爾加河沿岸文學考察活動。伏爾加河沿岸美麗的自然風光與黑暗的社會生活的強烈反差,在劇作家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三年之后,奧斯特洛夫斯基把伏爾加河的美麗與卡里諾夫城的丑陋,鮮明對立地體現在《大雷雨》(1859)中,構成該劇的戲劇沖突的底蘊,劇中尖銳對立的兩個人物——卡捷琳娜和卡巴諾娃,則代表著俄羅斯的光明與黑暗。亞·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俄羅斯戲劇文學史上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人物。他的重要性不僅是因為他是俄國十九世紀最高產的一位大劇作家(他一生寫了四十七個劇本),他的劇作涵蓋了完整的俄羅斯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而且還因為他在戲劇史上是個承前啟后的中樞人物。這就如著名的俄國戲劇史家拉克申院士所指出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從繼承果戈理的戲劇流派開始,劇的出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