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901-1984)名愛,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署人張大”。四川內江人,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癡”的二哥張善的熏陶指引,并從名師曾農髯,李梅閹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鉆研,獲得了卓越揲誠就。青年時代,即與二哥張善齊名,二十多歲,曾赴日本留學,學過染織,回國后,一度迷于佛學,曾去寧天童寺“皈依佛門”,想當和尚,據(jù)說,他怕在頭上燙九個香記,只好等待別了師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現(xiàn)實世界來,青年時期就能畫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濤、八大山人畫風的作品,幾可亂真,所以有“南方石濤”之稱。他早年畫的《石濤畫冊》,竟被著名鑒賞家、畫家陳半丁作為石濤“真跡”珍藏起來,以夸耀于畫友面前,被張大千識破指出,后來傳為佳話,足以證明千在二十幾歲在摹擬古人傳統(tǒng)繪畫的功力和成就,已經是驚人了。張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對于我國敦煌洞窟,逐個整理編號,進行臨摹,豐富了繪畫技法。1948年適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國、巴西等國。1984年病逝臺灣,享年八十四歲。張大千的詩歌有以下藝術特色:一 詩中有畫,詩畫交融;二 情真意切,感情強烈;三 善于繼承,推陳出新;四 字字錘煉,麗句清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