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網絡基本概念回顧
1. 1 OSI模型
l. 1. l 第一層:物理層
1. 1. 2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1. 1. 3 第三層和第四層:網絡層和傳輸層
1. 1. 4 第五. 六. 七層:更高層
1. 2 聯(lián)網設備
1. 2. l 以太網基礎知識
1. 2. 2 集線器/轉發(fā)器
l. 2. 3 網橋/交換機
1. 2. 4 路由器
1. 3 網絡模型
1. 3. l 客戶/服務器網絡
1. 3. 2 對等網絡
1. 4 本章小結
1. 5 關鍵術語
1. 6 復習題
l. 7 實習項目
1. 8 案例分析
第2章 網絡的維護
2. l 解決問題的方法
2. 1. 1 試錯法
2. 1. 2 實例對照
2. 1. 3 替換方法
2. 1. 4 結合OSI模型逐步解決問題
2. 2 解決問題的步驟
2. 2. 1 第1步:確定問題的具體定義和影響范用
2. 2. 2 第2步:收集相關的信息
2. 2. 3 第3步:考慮對能的原因
2. 2. 4 第4步:設計解決方案
2. 2. 5 第5步:方案的應用
2. 2. 6 第6步:測試解決方案
2. 2. 7 第7步:對解決方案進行記錄
2, 2. 8 第8步:設計預防措施
2. 3 解決問題的工具
2. 3. l 經驗
2. 3. 2 同事
2. 3. 3 制造商的技術支持熱線
2. 3. 4 互聯(lián)網
2. 3. 5 網絡記錄
2. 3. 6 網絡測試以及監(jiān)視工具
2. 4 本章小結
2. 5 關鍵術語
2. 6 復習題
2. 7 實習項目
2. 8 案例分析
第3章 物理層的維護
3. l 物理層組件
3. 2 網絡介質
3. 2. l 選擇網絡介質的準則
3. 2. 2 銅質電纜
3. 2. 3 同軸電纜
3. 2. 4 細金屬以太網電纜的特性
3. 2. 5 細金屬以太網電纜中常見故障的維護
3. 2. 6 粗金屬以太網電纜的特點
3. 2. 7 雙絞線電纜
3. 2. 3 雙絞線以人網的特點
3. 2. 9 以太網中對于雙絞線終端的考慮
3. 2. 10 雙絞線以太網中常見的維護問題
3. 2. ll 光纖介質
3. 2. 12 光纜的特點
3. 2. 13 光纜安裝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3. 2. 14 選擇光纜終端需要考慮的問題
3. 3 維護物理層設備
3. 4 網卡
3. 4. l 網卡總線類型
3. 4. 2 阿卡支持的介質類型
3. 4. 3 網卡特性
3. 4. 4 網卡配置和維護問題
3. 5 轉發(fā)器
3. 6 集線器/多端口轉發(fā)器
3. 6. l 集線器的基本特性
3. 6. 2 集線器的一些高級功能
3. 7 收發(fā)器
3. 8 介質轉換器
3. 9 對10Mbps集線器進行維護
3. 9. 1 5-4-3準則
3. 9. 2 光纜以及轉發(fā)器
3. 9. 3 堆疊式集線器與上聯(lián)式集線器的比較
3. 9. 4 往返過程中的沖突延遲
3. 9. 5 幀間間隔
3. 10 100BaseT網絡的維護
3. 10. 1 100BSSCTX
3. 10. 2 100BaseT4
3. 10. 3 100BaseFX
3. 10. 4 關于100Mbps以太網集線器以及分段長度的規(guī)定
3. 11 本章小結
3. 12 關鍵術語
3. 13 復習題
3. 14 實習項目
3. 15 案例分析
第4章 數據鏈路層的維護
4. l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
4. 2 數據鏈路層的組成
4. 2. l 幀
4. 2. 2 網絡接口卡
4. 2. 3 交換機和網橋
4. 3 支持以太幀
4. 3. l 物理尋址
4. 3. 2 幀上可能發(fā)生的錯誤
4. 3. 3 如何發(fā)現幀錯誤
4. 3. 4 影響網絡性能的以太幀
4. 4 支持網絡接口卡
4. 4. l 匹配網絡結構
4. 4. 2 NIC驅動程序
4. 4. 3 NIC操作模式
4. 5 支持以太網交換機
4. 5. l 交換機的功能
4. 5. 2 交換機和集線器的選擇
4. 5. 3 作為Hub集中器的交換機
4. 5. 4 網絡中樞中的交換機
4. 5. 5 交換機原理
4. 5. 6 用生成樹協(xié)議來擴展交換機的功能
4. 5. 7 VLAN的優(yōu)勢
4. 6 發(fā)現故障并維修交換以太網
4. 6. l 交換機的認知過程
4. 6. 2 交換機環(huán)境中的網絡監(jiān)控器和協(xié)議分析儀
4. 7 捕獲以太幀
4. 7. l 捕獲幀的用途
4. 7. 2 剖析捕獲到的幀
4. 8 本章小結
4. 9 關鍵術語
4. 10 復習題
4. 11 實習項目
4. 12 案例分析
第5章 網絡層和傳輸層的維護
5. l 網絡層的功能
5. 1. l 定義邏輯地址
5. 1. 2 互聯(lián)網絡中路徑的選擇
5. 1. 3 無連接數據包的傳輸
5. 2 傳輸層的功能
5. 2. l 數據分段
5. 2. 2 帶有回應的流量控制
5. 2. 3 校驗和的提供
5. 2. 4 對數據的辨認
5. 2. 5 決定服務質量
5. 2. 6 向向連接意味著可靠
5. 2. 7 無連接意味著不可靠性
5. 3 網絡層與傳輸層的組成
5. 3. l 網絡協(xié)議
5. 3. 2 路由器將數據發(fā)送到它的目的地
5. 4 通過互聯(lián)網協(xié)議來支持TCP/IP
5. 4. l 網絡層的協(xié)議IP
5. 4. 2 IP數據包
5. 4. 3 IP協(xié)議簇
5. 4. 4 TCP:可靠的傳輸協(xié)議
5. 5 UDP:一種不可靠的傳輸協(xié)議
5. 5. 1 UDP數據報
5. 5. 2 UDP應用
5. 6 支持IPX/SPX:NetWare協(xié)議
5. 6. 1 IPX尋址
5. 6. 2 IPX幀類型
5. 6. 3 IPX/SPX傳輸層
5. 7 NetBEUI:Windows協(xié)議
5. 8 支持路由器
5. 8. 1 IP路由器的配置
5. 8. 2 對路由器中發(fā)生問題的解決
5. 9 本章小結
5. 10 重要術語
5. 11 復習題
5. 12 實習項目
5. 13 案例分析
第6章 高層的維護
6. l 高層結構的功能
6. 2 高層組件
6. 2. l 會話層組件
6. 2. 2 表示層組件
6. 2. 3 應用層組件
6. 3 維護會話層
6. 3. l 名稱解析服務
6. 3. 2 維護DNS服務
6. 3. 3 維護Netware IPX會話層協(xié)議
6. 3. 4 支持NetBIOS
6. 4 支持表示層
6. 5 支持應用層
6. 5. l 快速瀏覽應用層
6. 5. 2 支持FTP
6. 5. 3 支持Telnet
6. 5. 4 支持HTTP
6. 5. 5 支持DHCP
6. 6 網絡客戶端. 服務器與應用層
6. 7 本章小結
6. 8 關鍵術語
6. 9 復習題
6. 10 實習項目
6. 11 案例項目
第7章 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維護
7. l 用戶與Windows NOS的相互作用
7. 2 對等網絡和Windows操作系統(tǒng)
7. 2. l 在Windows桌面操作系統(tǒng)上進行資源共享
7. 2. 2 使用Windows工作站操作系統(tǒng)共享資源
7. 2. 3 對等網絡中機器死機時出現的問題
7. 2. 4 DOS程序和舊版應用程序
7. 3 Windows客戶機/服務器網絡
7. 3. l 域名系統(tǒng)和活動目錄
7. 3. 2 登錄域以及與域有關的問題
7. 4 定位Windows資源和名字解析
7. 4. 1 Windows瀏覽器服務
7. 4. 2 使用WINS服務
7. 5 與Novell Netware聯(lián)網
7. 5. 1 Netware網絡微軟客戶端
7. 5. 2 Novell客戶端
7. 6 本章小結
7. 7 關鍵術語
7. 8 復習題
7. 9 實習項目
7. 10 案例分析
第8章 網絡安全
8. l 網絡安全的定義和作用
8. 1. 1 安全策略的定義
8. 1. 2 安全策略的任務
8. 1. 3 安全策略的組成元素
8. 1. 4 安全策略的種類
8. 2 網絡物理訪問的安全
8. 2. l 服務器安全
8. 2. 2 網絡設備安全
8. 3 Windows服務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