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硬件、外部設備與維護串行技術大全

串行技術大全

串行技術大全

定 價:¥32.00

作 者: 謝瑞和主編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接口

ISBN: 9787302062844 出版時間: 2003-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而全面地介紹了串行接口與串行通信中常用的基本原理、技術規(guī)范、芯片與系統(tǒng)設計方法等內(nèi)容。其中包括RS-232、RS-422/485通信接口標準,USB以及SPI/QSPI、SCI、I(平方C)、Microwire串行接口標準,串行處理技術中常用的ADC、DAC、VFC、FVC技術及其相應芯片,還有實時時鐘芯片、顯示器驅動芯片智能IC卡技術、串行編碼器與解碼器,DTMF規(guī)范與芯片,單線芯片與單線總線技術,以及微型局域網(wǎng)等。書中大量內(nèi)容在目前的中文圖書中尚屬首次與讀者見面。本書適用于從事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與通信技術以及電子技術應用的大專院校師生和廣大科技人員閱讀,亦可作為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計算機類等相關專業(yè)高年級或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串行技術大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串行通信接口標準
1.1 RS-232標準
1.1.1 接口及引腳定義
1.1.2 電氣特性與電平轉換
1.2 RS-422/423標準
1.3 RS-485標準
1.3.1 接口器件
1.3.2 PC COM接口電路設計
1.3.3 接地與匹配
1.4 隔離技術設計實例
1.4.1 隔離供電
1.4.2 隔離型數(shù)據(jù)接口
1.4.3 隔離型4-20mA模擬接口
第2章 USB接口
2.1 概述
2.1.1 USB的物理接口和電氣特性
2.1.2 USB系統(tǒng)組成
2.1.3 USB通信流
2.1.4 USB的傳輸方式
2.1.5 USB交換的包格式
2.2 USB規(guī)范
2.3 典型器件
2.3.1 CY7C63001
2.3.2 PDIUSBD12
2.3.3 EZ-USB
2.4 USB驅動程序設計
2.4.1 Windows USB驅動程序接口
2.4.2 USBDI的IOCTL
2.4.3 USBDI結構定義
第3章 串行模擬/數(shù)字轉換器
3.1 概述
3.1.1 算術A/D轉換
3.1.2 技術參數(shù)
3.1.3 接口信號
3.1.4 基本引腳
3.2 單通道單極性8位ML2280/2281
3.3 單通道低功耗12位ADS78**C/1286C
3.3.1 操作原理
3.3.2 高速時鐘低速采樣
3.3.3 降低分辨率
3.3.4 單片機接口
3.4 單通道通用型12位MAX187/189
3.4.1 操作原理
3.4.2 應用設計
3.5 單通道中通型12位MAX176
3.5.1 操作原理
3.5.2 隔離型應用
3.6 單通道多模式門位ML2221
3.6.1 結構原理
3.6.2 操作模式
3.6.3 應用
3.7 單通道異步接口13位ML2223
3.7.1 結構原理
3.7.2 轉換時鐘
3.7.3 轉換操作與數(shù)據(jù)格式
3.8 2/4/8通道8位ML2282/2284/2288
3.8.1 多通道的尋址
3.8.2 數(shù)據(jù)接口
3.8.3 模擬輸入與采樣保持
3.8.4 校準與電源
3.8.5 應用
3.9 高精度24位ADS1210/1211
3.9.1 調(diào)制器A/D原理簡介
3.9.2 ADS1210/1211內(nèi)部結構
3.9.3 內(nèi)部寄存器
3.9.4 校準
3.9.5 主/從模式的串行接口設計
3.9.6 與8*C51接口
3.9.7 源程序清單
3.10 24位立體聲A/D轉換器
3.10.1 概述
3.10.2 工作原理與功能
3.10.3 應用信息
3.11 應用設計實例
3.11.1 A/D設計的一般考慮
3.11.2 設計實例
第4章 串行數(shù)/模擬轉換器
4.1 D/A的技術特性
4.2 8位滿幅型MAX517/518/519
4.2.1 概述
4.2.2 通信約定
4.2.3 DAC模塊
4.3 10位電壓型MAX504/515
4.3.1 操作原理
4.3.2 應用設計
4.4 16位精密型DAC714
4.4.1 概述
4.4.2 應用設計
4.5 24位立體聲音頻PCM1728
4.5.1 概述
4.5.2 系統(tǒng)時鐘
4.5.3 數(shù)據(jù)接口格式與復位
4.5.4 工作原理
4.5.5 應用設計考慮
4.6 應用設計實例
第5章 電壓-頻率轉換與實時時鐘
5.1 V/F與F/V轉換器
51.1 FC32
5.1.2 VFC320
5.1.3 VFC100
5.1.4 VFC110
5.1.5 VFC121
5.2 實時時鐘
5.2.1 DS1305特性綜述
5.2.2 內(nèi)部寄存器
5.2.3 串行通信接口
5.3 顯示驅動器
5.3.1 MAX7219/7221概述
5.3.2 控制寄存器
5.3.3 應用技術
5.3.4 編程實例
第6章 I(平方)C總線接口
6.1 I(平方)C總線的基本特性
6.1.1 概述
6.1.2 基本特征
6.2 I(平方)C總線技術的分類與規(guī)范
6.2.1 電子變化型I(平方)C總線
6.2.2 快速型I(平方)C總線
6.2.3 高速型I(平方)C總線
6.2.4 10bit I(平方)C總線尋址
6.2.5 I(平方)C總線技術規(guī)范
6.3 LM75A數(shù)字溫度傳感器及應用
6.3.1 LM75A數(shù)字溫度傳感器
6.3.2 LM75A在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中的應用
6.4 I(平方)C顯示器接日設計
6.4.1 SAA1064I(平方)C LED驅動器及接口設計
6.4.2 PCF8566與微控制器的接口設計
6.5 實時時鐘芯片及其接口設計
6.5.1 PCF8563I(平方)C實時時鐘/日歷芯片
6.5.2 PCF8563與單片機的接口軟件及功能設計
第7章 IC卡
7.1 概述
7.1.1 IC卡的定義與分類
7.1.2 IC卡的主要應用及國際標準
7.2 AT24C**系列存儲卡
7.2.1 概述
7.2.2 工作原理
7.3 邏輯加密存儲卡SLE4442
7.3.1 概述
7.3.2 芯片功能
7.3.3 傳送協(xié)議
7.3.4 芯片的操作命令
7.3.5 芯片的復位方式
7.4 智能卡SLE44C42S
7.4.1 智能卡結構
7.4.2 SLE44C42S芯片總體特性
7.4.3 各部分詳細說明
7.5 智能卡操作系統(tǒng)
7.5.1 概述
7.5.2 COS功能劃分
7.5.3 文件系統(tǒng)
7.5.4 安全體系
7.5.5 安全機制的實現(xiàn)
第8章 編碼器與解碼器
8.1 遙控編碼器MC145026
8.2 遙控解碼器
8.2.1 MC145027
8.2.2 MC145028
8.3 應用實例
8.3.1 芯片的使用與組網(wǎng)
8.3.2 微處理器接口設計
8.4 VD5026/5027/5028
8.5 雙音多頻
8.5.1 DTMF原理
8.5.2 DTMF發(fā)送器與接收器
8.5.3 M-8880/8888收發(fā)器
第9章 單線芯片
9.1 概述
9.1.1 芯片硬件結構
9.1.2 64位ROM
9.1.3 CRC生成器
9.1.4 寄生電源
9.2 單線芯片的傳輸過程
9.2.1 初始化
9.2.2 讀/寫時隙
9.2.3 ROM功能命令
9.2.4 ROM搜索舉例
9.3 可尋址開關
9.3.1 DS2405概述
9.3.2 DS2405 ROM功能命令
9.3.3 DS2406/2407簡介
9.4 數(shù)字溫度計
9.4.1 概述
9.4.2 溫度測量
9.4.3 其他功能原理
9.5 A/D轉換器
9.5.1 概述
9.5.2 存儲器結構
9.5.3 存儲器功能命令
9.5.4 ROM功能命令
9.5.5 操作實例
9.6 存儲器與計數(shù)器
9.6.1 概述
9.6.2 存儲器操作
9.6.3 操作實例
9.7 單線芯片總覽
9.8 iButton系列
第10章 微型局域網(wǎng)
10.1 概述
10.2 微型局域網(wǎng)耦合器DS2409
10.3 微型局域網(wǎng)的特性分析
10.3.1 最大的扇出系數(shù)
10.3.2 接口等效電路與寄生電源
10.3.3 線路傳輸特性
10.4 單線總線驅動器
10.4.1 RS-232到單線轉換與驅動器DS2480B
10.4.2 COM端口通用單線適配器DS9097U-09
10.5 網(wǎng)絡的優(yōu)化
10.5.1 微型局域網(wǎng)的拓撲結構
10.5.2 保護與噪聲
10.5.3 電氣驗證
10.5.4 設計計算舉例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