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禪,原名李英、李英杰,號勵公,我國當代杰 育家。一八九九年一月十一日出生于山東省高唐縣人。早年在北大附設的“業(yè)余畫法研究會”從徐悲鴻先生學習西畫。曾投入一九一九年“五四”愛國運動。一九二二年考入國立北京美術學校西畫系學習油畫,是年接受同學贈名“苦禪”。 一九二三年拜師齊白石,成為齊門第一名弟子。白石老人贈其手書云“苦禪(第畫筆及思想將起余輩,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認為“英(苦樣)也過我,英也無敵,若老死不事大名,是無鬼神矣”。一九三O年應林風眠校長之聘,赴杭州藝專任國畫教授,他深入生活中去速寫,以寫意思想與筆墨整理成習作與創(chuàng)作,他將西方雕刻、繪畫方法、精神融入國畫教學。并率先將京戲作為“傳統(tǒng)美學與文化藝術之綜合”引進美術教學之中,親自粉墨登臺,現(xiàn)身說法,誠如當年《晨報》所評:“年來北方藝壇上創(chuàng)造派的先鋒,異幟獨標,要算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禪先生?!?一九三七年北京淪陷日寇之后,他毅然去取,參加了地下抗戰(zhàn)工作,實踐7他一生力倡的“必先有人格方有畫格;所謂人格——愛國第一”之誓言。 一九四六年,徐悲鴻聘其為北平藝專教授。一九五O年后在中央美術學院任國畫教授等職。歷經風云變幻而真志米混,終成中國寫意畫之一代宗師。濟南建有“李苦禪紀念館”。一九八三年春,有關部門舉辦李苦禪教授從事教育事業(yè)六十年祝賀大會。六月八日應邀為日本長崎孔子廟書寫了巨聯(lián):[至圣無域澤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間]。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一日凌晨一時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