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是在中國近代史上起過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在資產階級上升時期,革命高潮未曾掀起以前,所映要求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愿望,有其一定貢獻;但等到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迅速發(fā)展,他的思想仍舊停留在原位上,就成為歷史的障礙,并一天天地沉淪墮落下去。康有為一生寫有大量論著,《康有為政論集》選錄了康有為的重要政論、奏稿、函電、序跋、詩歌和部分專著,為研究康有為思想和中國近代歷史提供一些參考資料。一、本書編選資料,以康有為在一八七六年從朱次琦受“經世之學”以后,至一九二七年逝世前的政治論文為主,帶有政治主張的演說辭、通電、函札、詩文,以及重要專著的序跋或主要章節(jié)也酌予選錄。 二、本書編選資料,以單篇論文為主,主要結合康有為思想活動,按照不同歷史階段,分三卷編選:一八七七年前——一八九八年九月為第一卷;一八九八年十月——一九一一年十月為第二卷;一九一一年十月——一九二七年為第三卷。 三、本書編選資料,基本按照撰作或發(fā)表先后敘次編排,一律注明來源,發(fā)表刊期,手稿、抄件也附志藏所。 四、本書編選資料,凡有撰著時可稽,或經推敲大體可以確定的,一律以撰著時間為序;如果撰時不詳,而系錄時發(fā)表在報刊上的,則按照報刊出版年月編次。如有不見于報刊而又暫時無法查究寫作時間,或雖載報刊而發(fā)表較晚,難于肯定寫作時間的,則注明約撰何時或暫按出版年月編次。 五、本書編選資料,一般都據最初刊載時的版本錄入,采用原有標題;偶有原無標題的,則根據內容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