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文學史(套裝上下卷)》應高等學校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體系、內容改革之需而編寫。將原先中國近代文學史的末段與中國現代、當代文學兩門課合并,改名“20世紀中國文學史”。我們認為用什么做課程的名稱,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把這一百年文學串聯起來,能夠更好地反映古老的中國文學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20世紀中國文學史(套裝上下卷)》是教育部“九五”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課程內容、體系改革研究項目的成果,其特點是將學習稱為近代文學的最后十幾年,與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合并為一門課。這種合并,是一學科發(fā)展的一種趨勢;但目前仍多有分別講授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因此《20世紀中國文學史(套裝上下卷)》編成上下兩卷,上卷即現代文學。第一章“前五四時期”文學,即近代文學的末尾,考慮到可能有的學生已學過近代文學,所以這一章的文字不多。主要目的在于讓學一知道“五四”新文學的歷史淵源,這是很有必要的。下卷即當代文學部分。同時設有20世紀的“通俗文學史”、“少數民族文學史”、“臺港文學史”和舊體詩詞、戲曲發(fā)展歷史概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