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700?-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是在盛唐時代文化全面高漲的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一個多才多藝的作家。他精通音樂,早年曾為大樂丞;書法上他兼長草、隸各體;繪畫才能尤為特出,他曾自負地說"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偶然作》其六),而后人甚至推許他為南宗畫派之祖。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建筑在這樣全面的藝術修養(yǎng)之上的,因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王右丞集》。孟浩然(689-740),襄陽(今屬湖北)人,主要活動于開元年間。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陽城南峴山附近的澗南園,中年以前曾離家遠游。四十歲那年赴長安應進士試,落第后在吳越一帶游歷多年,到過許多山水名勝之地。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貶荊州刺史,孟浩然曾應辟入幕,不久辭歸家鄉(xiāng),直至去世。有《孟浩然集》。在盛唐詩人中,孟浩然是年輩較早的一個,其人品和詩風深得時人的贊賞和傾慕。李白《贈孟浩然》云:"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呱桨部裳?,徒此揖